“乳业是涵盖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民生产业,肩负着节能降碳的责任。一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飞鹤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说。作为国内乳业的龙头企业,飞鹤不仅创新了全产业链“双碳闭环”模式,打造了完整的农、牧、工降碳链条,同时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果服务于绿色生产和绿色制造。在前不久举办的ESG中国论坛2021冬季峰会上,飞鹤因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成就,作为好案例入选《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
低碳从牧场开始
比尔·盖茨在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和尚需的技术突破》中提到,如果全世界的牛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次于中国、美国,排名全球第三,说明了养牛的碳排放威力。
飞鹤的绿色低碳就从牧场开始。飞鹤工厂所在地黑龙江省是我国农牧业和乳制品工业大省,荷斯坦奶牛存栏数、生鲜乳、奶粉产量全国排名靠前。但是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粪污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2006年,飞鹤斥巨资建产业集群,打造了万头牧场。随之而来的奶牛粪便和废弃物的处理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一头奶牛一天平均排放粪便废弃物100公斤—130公斤,一个万头牧场一天的排放量非常大。
“以前我们用氧化塘堆粪,粪便还田,尽管量大,但还是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环保要求。”冷友斌介绍说,2018年,飞鹤在全产业链模式的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解决高寒地区的玉米秸秆和畜禽粪污处理问题。双方经过近3年探索,建成了高寒地区规模较大的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循环利用项目,实现了年处理玉米秸秆4万吨、牛粪污10万吨,解决了约10万亩农田玉米秸秆的离田回收和万头牧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项目解决了我国玉米秸秆处理的技术和设备难题,为我国寒区玉米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极具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生产全面降碳
不仅如此,飞鹤还将绿色低碳实践深度融入供应链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从水资源管理、废气治理、物料处置利用到绿色储运与包装、降低噪音污染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面降低碳排放量。尤其在燃料的技改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
“以前,每个工厂配置3台30吨的锅炉,一个工厂的年耗煤量就在2万吨以上,这对空气和环境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2018—2019年,我们把工厂所有的锅炉全部改成了气锅炉。”冷友斌介绍,燃烧粪便所产生的新能源转换成燃气,为飞鹤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一年节省了十几万吨煤,还节省了在运煤过程中,所有车辆烧的柴油、汽油。这让飞鹤在2019—2020年减排二氧化碳6.47万吨、氮氧化物474.63吨、二氧化硫548.05吨、烟尘547.52吨。
但是,这一项目让飞鹤在成本上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煤和天然气的成本相差50%—70%,飞鹤一年要多花掉5000多万元。“保护生态,这个钱花得值。”冷友斌如是说。
为了实现碳减排,飞鹤还积极开展碳足迹、碳排查培训等工作,技改措施深入到每个细节。如今,飞鹤在多地的工厂管控高耗能设备,组建节能降耗小组、吨粉耗气降低小组,采取各项行动降低工厂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如通过开展分汽缸疏水阀改造,节约天然气约16.11千克/小时;采用岩棉保温材料对除氧器保温改造,减少了超过27%的热量损失。
另外,飞鹤还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提出了对于绿工厂、绿能的指标和目标的制定。“每个工厂都已经坚持了5年。要让全体员工都有这种意识,去改变环境、改变生态、改变生产模式。”冷友斌说。
据介绍,飞鹤还是开启“厂中厂”模式的乳企之一,如将奶粉罐供应商引入工厂,在奶粉生产线旁生产奶粉罐,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带来的能源浪费和汽车尾气排放。冷友斌表示,截至2020年底,飞鹤已有5家工厂建设“厂中厂”。2019—2020年,“厂中厂”模式合计减排二氧化碳531吨。
除了日常的合规生产以外,飞鹤还不断创新举措,将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办公中,通过鼓励节约办公用电、倡导无纸化办公、减少旅行排碳等措施,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贯通到全产业链中。2019—2020年,飞鹤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3.26万吨。
“在理念上,飞鹤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冷友斌表示。据了解,飞鹤已经通过品牌和营销,向近12万家终端门店和超2000个经销商传递绿色、低碳理念。
“未来,飞鹤要变成一个大的生态体。”冷友斌表示,飞鹤正在制定生态系统的5年发展规划,将通过农业、牛的饲草饲料、土壤的改良,来提升整个牧场的管理水平和牛奶的品质。通过牧场废弃物的改造,加强牧场的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一个更有价值、更可持续的途径,来实现飞鹤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