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美国奶业正在经历糟糕局面。据4月17日报道,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传统奶业大州的奶农近期开始把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许多奶牛场正濒临倒闭。而同时,全美不少超市里牛奶却开始缺货,一些超市甚至开始“限购”
美国媒体报道的当地倒奶事件画面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奶业正逐步迎来了稳健发展的新局面。以蒙牛为代表的乳品企业,正通过一方面加大对上游乃至全产业链的支持保护力度,一方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以及保障市场供应,把现金流、产业集群发展、零售模式创新和数字化发展等关键要素进一步夯实。在振兴过程中面对疫情冲击的奶业,正在建立起自身的“”。
疏通产业链“堵点” 夯实奶业核心基础
对奶产业链而言,上游牧场的生存发展是奶业振兴的核心因素,也是对抗疫情的“”基础,决定了奶业疫情狙击战的成败。其中,稳定的现金流又是重中之重。疫情发生后,蒙牛为广大奶农提供“保收购、保供应、保运力、保资金、保运营”支持,向合作牧场紧急调拨了30亿元资金提前预付奶款,并扩大全年预计达100亿元授信额度,保障牧场持续发展。从3月到5月,蒙牛将累计发放30亿元免息资金,预计为合作牧场带来超过3000万元的经营成本节约。
此外,为纾解牧场面临的诸多融资难问题,稳定行业信心、守护产业链上游,在提供短期免息借款同时,蒙牛还将长期连续为牧场提供年化率4%至5%的低息资金支持,助力产业链加速复工复产。
蒙牛总裁卢敏放走访合作牧场了解受疫情影响情况
在蒙牛看来,疏通产业链“堵点”,保障现金流还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功力则是存在于产业链的现代化建设中,否则,现金流也难以真正“滋润”产业链。多年来,蒙牛通过构建和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以资金、技术等一系列帮扶手段帮助家庭牧场和中小牧场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需用时有用”的帮扶效果。
有观察人士指出,从目前各种情况看,正是因为有蒙牛这样稳定且强力的龙头乳企支持,将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传递到了产业链每个环节,使得的牧场和奶农在抗击疫情过程有了信心,复工复产也有了保证。
双重集群特色模式 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
与欧、美、大洋洲等区域的传统奶业强国相比,奶业存在的发展空间、也具备后发超越的势能,而且在奶业振兴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显著特色。
蒙牛近几年一直开展的重点工作就是以持续创新来推动奶业的发展,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于价值链进行重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链集群+价值链集群的双重集群,以高质量发展行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去年,蒙牛宣布了奶业振兴“1-3-6工程”,通过“爱养牛”集采平台、奶牛研究院和“数字奶源 智慧牧场”三大服务平台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作为“1-3-6工程”的实践之一,“蒙牛集团(灵武)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在4月中旬正式开启。此前,随着范围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今年3月和4月初,蒙牛黑龙江大庆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安徽马鞍山PET产品项目等项目均已启动开工。
在灵武项目中,通过“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主导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布局、全产业链协同支持”,蒙牛计划把该项目建成为世界、的高端乳制品加工园区,带动宁夏奶业全产业链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助力自治区及整个西北地区奶业振兴。
不难看出,这种的产业链集群+价值链集群的双重集群模式,既兼顾了社会责任,又实现了原奶质量提升,使得部分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从而奠定了产业链的高水平发展基础,助力了奶业整体发展再上台阶。
主动快速应对 数字化升级融合创新
在美国“倒奶事件”里,有部分原因是原奶供应方无法快速适应疫情下的消费场景变化,只能选择成本的倒奶。
这也说明产业链对消费场景的预测及适应能力,将决定能否度过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疫情期间,国内大型乳企都在积极转变销售方式,开发新型渠道,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消费升级。
蒙牛率先把数字化作为重要的“战疫武器”,在运营管理中倒逼数字化革新,探索全渠道新零售模式变革。今年2-3月,蒙牛电商业务实现了整体200%增长,020业务实现了400%的增长,不仅实现了诸多业务的突围,也为公司下一步整体迈入数字化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且蒙牛还打造了全产业链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工厂精益化、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依托中间数据库和数字质控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品质如一;大数据技术助力下,产品研发与消费者需求精准对接,销售预测精准率达到90%以上。种种举措,使得蒙牛在疫情期间能用数字化手段把不利影响降到。
此外,近期蒙牛还在促进消费增长、稳岗扩大就业等方面完成了不少工作,为奶业和乳品市场复苏释放了积极的信心。正如蒙牛总裁卢敏放所言,本次疫情正在推动乳企进行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革新。而以蒙牛为代表的乳企,正站在行业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用责任心和行动力守护产业链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