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项目在呼和浩特正式启动。继优然牧业香港联交所上市一周年之后,这是国内乳品行业在奶源领域的又一次大举动,也让沉寂数月的奶源之争再度成为行业热点。
2020年8月,蒙牛入主中国大有机奶乳品公司圣牧,掀起疫情时代新一轮奶源大战。持续1年多后,国内主要的规模牧场基本上都“名花有主”,各归其位。如今,自主建设成为奶源之争下半场的“主旋律”。
中国奶源的一举一动为何如此牵动行业神经?日趋激烈的奶源争夺战将给下游的传统巨头、地方乳企带来怎样的具体影响?内卷过后、将被瓜分殆尽的国内奶源,该怎样走上有利消费者、有利乳企、有利全行业的正确轨道?
站在产业链的视角,乳业上游是乳制品的原材料行业,能追溯到奶牛乃至牧草的品质等,与乳品品质休戚相关。加上原奶价格走势对产业链的重大影响,优质奶源已成为乳业竞争中备受企业重视的核心“筹码”。
四季气候的温湿度、土壤成份的构成、水源与降雨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牧草和奶牛的生长环境,也影响着蛋白质含量、乳脂肪含量、乳总固形物等鲜奶品质指标。因此,乳企牧场地理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牧场在黄金奶源带——南北纬大约40°—50°之间的温带草原。被温带气候环绕的大片草原上,弥漫着湿润多雾的空气,虽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却为多汁牧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饲养带——如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以及国内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图片来源:知乎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优质奶源奠定基础,那么国家政策的扶持则为奶业的上游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近年来,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在多个省区落地生根。宁夏自2019年以来按照“强基地、优结构、提质量、育龙头、促融合”的思路,助推当地奶业转型升级;内蒙古自治区对新建奶牛养殖场、生鲜乳加工增量等进行补贴;四川积极建设乳品加工基地,鼓励安宁河流域和川西高原的河谷地带发展奶牛养殖,支持藏区发展牦牛奶生产。
全国各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大大促进当地农牧业经济增长,也给乳业上游奶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图片来源:乳业头条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乳产品原料多依赖进口。而基于稳定供应链、保障产品品质等经营考虑,近年来头部乳企均加大了对上游牧场资源的争抢、以实现对奶源的掌控和构筑行业竞争优势。
今年3月,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去年3月非公开发行募集的19.19亿元资金,70%将用于奶源牧场的建设。去年10月,光明乳业以约6.12亿元的价格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权,成为小西牛控股股东。光明乳业称,收购完成后有利于完善公司在西部的奶源布局、产能布局、市场布局,提升优质奶源自给能力,提高产能以及进一步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