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玺应邀出席政协机关“特色小镇”座谈会并发言

2018-09-105888.TV 专业市场

4月25日下午,应政协经济社会理事会秘书处来函邀请,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北京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董事长张玉玺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出席“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座谈会并发言。

座谈会在政协机关专委会会议室召开,课题组负责人,经济社会理事会副,政协委员、副、机关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秋俭主持会议,课题组负责人,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成员齐骥做了开题报告,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刘未鸣就“特色小镇”课题工作部署作了说明。与会理事、专家、委员们围绕“特色小镇”相关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讨论会上,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董事长张玉玺率先就“特色小镇”作了发言,他说:

“目前正在掀起一股特色小镇热。特色小镇建设从江浙一带正逐步向拓展。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河北、四川、陕西、甘肃、福建、贵州等12个省市都已经出台了关于特色小镇的政策。我从事农产品流通三十多年,到过800多个农业主产区县市,从多年的考察和了解的情况来看,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人文地理、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等各有千秋,应警惕“特色小镇热”背后的盲目跟风。”

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走出思想上的误区,立足长远发展定位

现在国家提出“双创”,为配合国家的双创政策,一些小城镇在发展中,也提出建设创业创新小镇,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力挺。我认为,在发展“特色小镇”中,应正确解读和区别对待,科技和文化创新,主要是大中都市的功能。县市下边的小城镇,不具备大中城市的许多基本条件,在规划中,不能把国家对大中城市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往所有“特色小镇”头上扣。 特色小镇,江浙很多地方做得不错,但有多年的基础打底,同时也跟长三角的文化氛围关联紧密。我国的中西部小城镇,江浙的这种特色根本就不可能复制。特色小镇的发展,说到底是由科技和文化基础设施决定的。我国中西部的特色小镇,基础还相对薄弱,即使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切入,一时也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他说,发展“特色小镇”,思想上要首先避免有这种误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长远发展大计,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走宜居型城镇发展道路出发来定位发展本地“特色小镇”经济。特别要注意保护好生态和环境,不能让特色小镇的农民“有车有房,中间留下一个臭水塘”。

二、减少政府干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前些年,很多地方规划经济园区,政府干预的过多,束缚了企业主体的手脚。刚才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希望政府退出或减少干预。我认为这表面上是落实国家的 “简政放权”,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因为国家政策的完整内涵,是协调好“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是“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而不是“放任自流”。现在各地比较有特色的小镇,产业功能都比较简单和分散,主要是由企业和市场投资,缺乏政府的宏观统筹和规范。企业和市场行为,属于单兵作战,很少考虑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容易出现单一产业和重复建设,提升了城市发展成本。所以现在特色小镇的建设既不能完全放开,由企业完全主导,也不能政府完全兜底,让企业放不开手脚。

三、要紧守耕地红线,提高准入门槛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用地,多采用租赁集体用地的方法,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程序,容易导致规划中,把很多村镇农业耕地挪用为建设用地。所以,在对待农村土地方面,我始终呼吁还是要提高准入门槛,不要让那些没有建设理念和开发模式的企业随便进来。

发展特色小镇,不能跟以前搞工业园区、旅游观光景区一样,目标就是为了圈地,搞房地产。目前的农村人口在减少,小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更加有限,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不切实际地开发房地产,势必形成把目前大中城市的“卖房难”转移到小城镇中去,随之来的就会出现空城、烂尾楼等“特色小镇”新问题。不能像一些地方在发展农村建设时,搞的“道路直了,环境美了,农民变穷了”。

他在发言中,用自己对特色小镇的思考和总结,生动形象的概括了一些地方在搞建设时出现的现象和例子,博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和肯定。

经济社会理事会副,政协委员、副、机关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秋俭作了总结讲话。今天参会的专家、理事、学者、政协委员共有40多人。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