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公园,坐落于京都南四环京开高速新发地桥东侧,隶属于丰台区花乡新发地村。为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狩猎之地。相传明清两代时期,这里风光旖旎多姿,珍禽异兽出没,为此,明嘉庆帝钦定这里为燕京十景之一,即“南秋风”。园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一角土城墙和皇家御用的“一亩泉”,“一亩泉”衍变成了今天新发地公园的灵魂“一亩泉”湖,因此,新发地公园又得名为新发地海子公园。
园外京开高速像一条河流,把它与桥西熙熙攘攘,享誉的亚洲农批市场新发地分割开来,成了两块隔“水”相望却又动静有别的小天地。京开路西,新发地市场昼夜车水马龙,商客往来川流不息,晚间灯火通明,宛若不夜城,典型的闹市,是谓动。京开路东,海子公园则绿叶掩映,苍松垂柳各显英姿,红桃粉梨竞相斗艳。放眼葱郁深处,但闻鸟儿啁啾,百鸟鸣唱,使人有深山幽径,闹市洞天之感,与京开路西新发地市场竟有天壤之别,是谓静。
海子公园正门,左侧门墙上镶嵌有一块长约五米,宽幅两米的汉白玉浮雕,浮雕中身着满清官服的皇家贵族们正纵马狩猎,图中人物栩栩如生,或张弓搭箭,或策马扬鞭,衣袂飘飘,而麋鹿、獾猪、豺狼等动物惊窜奔命。动物形态唯妙唯俏,动感十足,纤毫毕现,地展现出雕刻者完美高超的雕刻艺术。
村里老人们回忆,解放前,这里灌木荆棘,荒漠沙丘,四处渺无人烟。经历了战火的涤荡后,当年燕京十景“南秋风”已不复存在,唯见时有大风从北方蒙古卷来,一路尘沙蔽日,雾霾遮天。丰台区《花乡乡志》概述中记载:解放前,这块土地曾经是沙碱破洼地,旱涝风灾严重,民间流传着“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的民谣。可幸的是,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解放后,政府一直大力推行植树造林,美化家园,风沙渐渐地被锁在了人们远去的记忆中,沉淀于《地方志》墨迹里。
据园区管理员介绍,景区内目前种植有层层叠叠的白皮松、油松、云杉、雪松、华南松等近万株;元宝枫、白腊、杏树、国槐、栾树等四季常青品种一千余株穿插其中,相得益彰。另外还有丁香花、金银木、珍珠梅、碧桃、红瑞木、紫荆花和小形春花等点缀分布,无不令人赏心锐目。而连翘、迎春、刺梅、月季等花木又将整个公园渲染的更加艳丽多彩,令游人流连忘返。
沿着曲径通幽的石径向东漫步,抬头可见一座九曲桥蜿蜒斜卧在“一亩泉”的东南湖面上,桥上另建有一座“碧云亭”,像一个妙龄少女亭亭玉立于蓝天碧水中,作蹁跹之态。“一亩泉”东边是红砖碧瓦,古香古色的老年活动中心,里边设有棋牌,茶室,村子里的老年人休闲娱乐之用;北边是寓意人们健康长寿的“寿松亭”,四周假山奇石环抱,颇有古朴典雅之韵;西南有一座汉白玉质的拱形小桥,形似玉带,因它将“一亩泉”一分为二,因此得名“一亩泉桥”。“一亩泉桥”、“九曲桥”、“碧云亭”、“寿松亭”和“一亩泉”湖,与明清留下的土城墙观景台遥相呼应,构成整个公园的主要景观。
走在湖边小道上,见垂柳倒影相映生辉,鸭儿相嬉成趣,加上清风拂面,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在“一亩泉”湖东边, 引人注目的是高高耸立那座土墙,格外醒目。土墙属明代遗址,掐指算来,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屹立苍松翠柏之上,悠然于碧水蓝天之中,跨越百年,见证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繁华盛景。土墙顶端建有长亭,仰望见亭台楼榭,飞檐拱斗,欲引人登高望远,将万般景色尽收眼底,一睹为快。墙两侧有汉白玉扶栏,大理石铺就的台阶逶迤迂回而至顶峰。从亭台上鸟瞰,觉土墙高应有二十丈许,西边脚下,脸盆粗细古柳婆裟多姿,形若伞盖,树叉中鸟巢枝桠纵横交错,清晰可见。回转身来,东边即为“一亩泉”湖,湖水如镜,中有碧云亭,衬在“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群中,真是好一幅江南山水写意画!时有微风徐来,则湖水碧波荡漾,水波粼粼,令人一时间忘却世间万般烦恼,陶醉于这美好湖光景色中,作无限遐想。
据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海子西墙,有沙岗委蛇,岁岁增长,今高三四丈,长十数里矣,远色如银,近纹若波,土人曰:‘沙龙’。” 这是新发地一带昔日真实写照,土丘相连,人烟荒芜。而今,新发地村在一位能人张玉玺的带领下,一栋栋摩天高楼拔地而起,京开高速终日往来车流如织。“新发地”已成为农产品的代名词,品牌炙手可热,享誉海外,慕名而来者摩肩接踵,踏破门槛……
伫立土墙,感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一时兴起,欲效古人题诗赋怀,却无笔墨。于是,掏出纸笔草拟四句,以作日后纪念。
岁月匆匆又一春,海子楼前景物新。
沧海桑田非笑谈,改天换地看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