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省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各市和省直部门(单位)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这意味着,全省11市、92个省直部门(单位)将迎接新一轮的大考。这份新的考核指标共143页,在各市2011年度52项指标基础上,合并、调换、减去指标12项,新设置指标9项,共有指标49项。调整后的考核指标中,新增了对食品的考核,与“生产”合并作为一级考核指标。同时,首次对11市进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
考核模式符合山西实际
2010年,我省开始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这份囊括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的考题,被官员认为是让自己 “有活干、干好活”的考试。如今,这种效应已在全省各个领域显现。
我省开展的年度目标考核模式,吸取了国内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但在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方法设计、考核奖惩和综合性、覆盖面等方面有很多自身特色,符合山西实际。
记者了解到,我省的目标责任考核,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转型跨越重点和职责任务,对考核指标进行增减取舍,确定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效的工作,作为指标设置、过程管理、考核评价、表彰奖励等环节的重点。
另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不仅在各市和省直部门得到有效巩固和加强,而且不断向事业单位、县区和乡镇等基层单位延伸,全省初步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接、各具特色的考核机制。
保障性住房建设要考核竣工套数
省考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考核指标体系继续保持了对稳定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增加了对食品的考核,与“生产”合并作为一级考核指标。
同时,在调整后的考核指标中,推进“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落地,成为考核重点。其中,将“重点项目落地金额”指标的分值权重由1分增加为2分。将去年11月临时增列为考核加分项目的“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年度任务”指标,正式列入百分制考核体系,分值为1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不仅考核开工套数,而且要考核竣工套数。
差异化考核11市政绩
今年,在对各市考核内容的设置上,首次采用了差异化的分类考核办法,避免了“一刀切”。如“改善环境质量攻坚任务”考核指标在不同市的考核内容有所不同,对太原市的考核内容是“改造城中村、拔掉黑烟囱、停用小锅炉、搬走污染源、治理臭水河”等,对大同等7个市是“辖区内地表水劣五类水质断面控制比例”等。“这种差异化的考核办法,更能够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有利于因地制宜推动工作。”省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在这方面不断探索、不断推广。
另外,把一些不易量化分解、各级各部门需要普遍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共性考核指标,进一步丰富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考核的内容。如县域经济、开发区建设、信用体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工作、扶贫开发等,列入了各市的共性考核指标。将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干部下乡等,列入了对省直单位的共性考核指标,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与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
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察重要内容
“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既是对发展成果的考量,同时也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的综合检验。”省考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考核形成的大量信息,为做好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年,我省将分析干部考核结果,找出干部知识、经验、能力、修养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同时,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把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和部门获得政策支持的依据,实现资源、资本、科技、创意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向利用效能更高的地方和部门集聚,形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