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昆明市召开食品委员会全体成员单位会议。会议要求,今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必须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信用档案,对不讲质量信用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将其不良记录纳入档案,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今年食品事件频发不休,原因固然很多,除执法不尽如人意外,监管职责不清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市食安办拟定了《全市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各相关部门突出按照方案分五个阶段开展专项整治。截至5月18日,全市共发布公告1049条,发放宣传材料9946份,举办培训34期;共出动人员2249人次,车辆909辆次,检查5373户次,抽检1305批次,合格率为99.46%;查扣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26公斤,责令整改1005户,罚款3.5万元,取缔18户,查办案件68起。同时,市食安办牵头,联合农业、质监、工商、商务、药监等部门,在全市开展了食品联合检查,检查覆盖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以及百姓经常食用的肉及熟肉制品、辣椒制品、儿童食品、奶制品、豆制品、蔬菜等重点品种。
会议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将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为切入点,针对薄弱环节,以百姓经常食用的肉及熟肉制品、辣椒制品、儿童食品、奶制品、豆制品、蔬菜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和旅游景点为重点区域,以节假日和黄金周为重点时段,突出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四个环节。
其中,城镇整治的重点是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和制售不合格食品行为,整顿小餐馆、小饮食摊点、小食品店,抓好大中超市食品专项整治。农村的重点是整治集贸市场、学校食堂、小商店,并探索农家乐、农村群体聚餐监管机制,严防劣质食品流入农村。
相关部门发现非法添加剂线索要立即向公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必须在机制上确立食品信用奖惩制度,让不讲信用的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必须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信用档案,对不讲质量信用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将其不良记录纳入档案,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地方政府一把手负责、纳入政绩考核的食品责任制;广泛招聘协管员、信息员,化延伸监管触角;各区(市)县政府等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有奖举报制度,按照属地化原则,设立专项食品举报奖励经费,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