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贵,主要的是卫生。”今天中午11时50分,正在省会桥东区一社区大排档就餐的刘女士干脆利索地说出了前来的理由。
如今,像刘女士一样选择到省会新建的社区大排档去吃早点、中晚餐的市民越来越多,“这样的改变来源于2006年8月石家庄市开始实施的社区大排档建设计划。”石家庄市“洁餐行动”联合执法队副队长宋胜军说。
据石家庄市有关部门调查,80%的居民把大排档作为外出用餐的。为市民用餐、便利,从2006年起石家庄市除加快社区快餐大排档建设外,还加大了对个体商户大排档的监督和服务力度。
2006年8月29日,省会家社区大排档———新华社区快餐城开业,随后在市内五区各建立了一个示范点并给予资金政策支持。经过一年的建设,被人们称为省会“社区厨房”的社区大排档,已从1家发展到20家,其中有新建的,也有由饭店改造的。预计到今年10月底前,社区大排档将达到31家。
在随后走访的几家社区大排档里,记者看到,干净卫生的就餐环境、严格的食品原料进货管理、齐全的服务人员健康证件成为其基本的特征。
自今年7月1日《石家庄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后,有关部门按照《办法》集中对大排档的人员健康、原料入口、加工流程、餐具等环节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为解决大排档餐具问题,石家庄市政府大力扶持餐具集中中心的建立,规范和引导大排档经营者使用中心统一配送的餐具。
从今年4月起,石家庄市还把市区划为25个片,每个片配备3至5名卫生监督人员,在街道社区设立卫生监督分所,监督人员每周拿出3天时间在片内巡视。
“新建社区大排档经税务机关批准免一年企业所得税。”石家庄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8月石家庄市商务局、卫生局、财政局等九个部门联合出台了《社区快餐大排档建设扶持意见》,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水电汽配套费用减免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快社区快餐大排档的建设速度。” “食品事关大多数老百姓切身利益,政府理应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现实难题。”石家庄市王刚的话道出了省会社区大排档红火背后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