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食品打造“身份证”,让市民吃得

2011-05-045888.TV 专业市场
    香港一直致力完善食品监管机制,特区立法会于3月底通过《食物条例》,引入食品来源追踪机制,务求把有关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建立食品溯源机制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余海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大部分食品靠外地供应,一旦发生食品事故,除采用食品回收等被动方法外,一个有效的食品源头追溯机制有助于迅速阻止问题食品继续输入。 
    根据特区立法会3月30日通过的《食物条例》,食品进口商及分销商须向食物环境卫生署登记,以及保存交易记录;零售商须保存购入来货记录;活水产及保质期为3个月以下的食品,交易记录须备存3个月;保质期超过3个月的食品如罐头等,有关记录则须备存两年,以便有关部门掌握整个食品生产和销售流程,从而追溯来源。 
    食安中心监管 
    2005年,香港市面多个水产样本检出"孔雀石绿",促使特区政府就原有食品监管机制进行评估,并于翌年成立食物中心。中心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食品的进口管制及出口验证、屠宰房及食用动物、协助制定食物规例及指引、食物风险管理及评估等,以及为控制及预防食物危害而设立的食物计划。     
    虽然香港食物中心的工作可谓面面俱到,但余海虎认为,当中仍有进步空间,如目前特区政府的化验所由多个部门共用,当遇上突如其来的大规模事故时未必能迅速应对庞大的检测工作量,因此他建议中心设立独立的化验室。 
    以2008年的"三聚氰胺"为例,香港市面上不少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都含奶类成分,有必要即时进行检测,加上检测三聚氰胺程序繁复,若能有独立的化验室和人力资源,便可进一步加快检测进度,减低更多市民受影响的机会。 
    港府紧盯突发事件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提升本地食品和卫生水平之余,也时刻关注其他地区的相关事故对香港可能造成的影响。就近期的日本核辐射扩散事件,特区政府为妥善应付这一冲击,成立专家委员会,就制定相关食品策略和措施向卫生部门提供意见,以保障市民健康。专家委员会认为,目前食安中心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恰当,其中包括禁止从日本重灾区进口食品,加强进口层面的,对该国其余地区进口的食品进行辐射水平测试等。 
    食物中心4月29日公布3月份食物报告。中心完成约4200个食物样本检测,整体合格率为99.8%。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