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迁西县,没到夏秋之末,农民都感到非常的兴奋和期待,因为,他们盼望着板栗快快长成。板栗是迁西农民名副其实的“幸福果”,去年,板栗一项给全县农民带来人均2600元的收入,约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迁西发展板栗的优势,而如何把优势转化为农民看得到的实惠,迁西县在提升板栗品质,打造板栗品牌上下足了功夫。
品质为基石
品牌的打造首先要靠品质。迁西县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板栗,然而初由于种植技术不足、管理差,农户自己种植的板栗并不理想,部分板栗甚至由于打农药得到过“毒果”的恶名。
迁西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在提升板栗品质上打一场硬仗。迁西县副县长姬保新说,县里先后出台了板栗标准化生产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政策,围绕品种选育、嫁接、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储藏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科学标准,板栗生产方面取得了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20余项。“经过多年努力,迁西已经形成了板栗基地建设品种化、生产技术规范化、生产过程无害化、采收储藏科学化的标准化生产格局。”姬保新说。
培育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是保障板栗质量的又一手段,在新经营主体带动下,板栗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生产布局趋于规模化、标准化,已建成3个万亩标准示范园区,20个千亩标准示范园区。目前,全县70万亩板栗基地全部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果品产地认证,其中3万亩通过了日本农林水产省JAS有机认证。
好果闻天下
好果如何赢得个好名声?为打响“迁西板栗”的品牌,迁西县颇费了一番心思。
迁西板栗办主任张成山说:“迁西板栗的名声打响后,市场上便出现了不少‘冒牌货’,我们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2002年,成功注册了产地证明商标‘迁西板栗’,2008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板栗行业驰名商标,后被列入了地理标志产品名录。据评估,‘迁西板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已达15亿元。”
牌子红了,销售旺了。迁西县为把“小炒锅”炒出“大产业”,实施了“千百万”工程,盯住100个大中城市、建起1000个连锁店、打造10000人的营销队伍。目前已在上海、大连、广州等18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销售网点,全县板栗年产值达12亿元。
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迁西县积累了深厚的栽培文化,在迁西县内,有着两三百岁的大栗子树随处可见,新立庄、汉儿庄、栗树湾子等地尚有许多四五百年生老栗树。挖掘板栗文化也成为板栗宣传的一大亮点。板栗博物馆建成,“板栗产业发展研讨会”、“(金秋)板栗节”、“名人走栗乡摄影展”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落地,连续举办了四年的“·迁西栗花节”累计合同引进资金3.5亿元。“幸福果”正在给迁西农民带来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