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第三方机构协作监管! 嘉兴编织食品社会共治网

2018-05-035888.TV 新闻资讯

引入第三方机构协作监管! 嘉兴编织食品社会共治网图片

店员不洗手切水果,水果杯卖不完次日继续卖,发黑的芒果榨汁……这两天,一则《记者卧底网红店,很多人爱喝的这种饮料,可能比刷锅水还脏!》的新闻,再一次引起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如何实现有效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嘉兴市发挥第三方力量协作监管,编织社会共治网,构筑起“食品安全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食品安全共治体系,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

引入第三方机构协作监管,促食品安全社会共管共治

“你好,请出示最近几天的进货单,我们要检查下。”5月2日下午,嘉善县罗星街道施家南路上,浙江易尤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姜丽萍随机走进一家蒸会拼海鲜餐厅,认真地“挑刺找茬”,没有发现问题做好记录才离开。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检查,商家早已经习惯。“我们店卫生状况好不好,食材是否新鲜,顾客扫扫门口那个二维码就一目了然。”商家指着店门口的一块二维码告诉记者,食品卫生安全实行动态隐患等级评估,分三个等级,3级代表存在隐患,2级代表正在整改,1级代表管理规范。每次易尤特的工作人员检查之后,都会根据情况对商家进行评级,结果还同步共享到美团、饿了么等网络平台,给商家拴了紧箍咒。就在前几天,蒸会拼还被评为2级,商家立即整改,3天后复查,又重回1级。

不仅如此,联合第三方力量,罗星街道还为餐饮经营户设计制作《餐饮业食品安全状态公示》牌,与原来的公示牌相比,新增了动态隐患等级评估、动态排查信息公示、二维码信息三项内容。将一个村或一条街所有的餐饮经营户都排列在内,将每个经营户的动态风险等级评估、动态排查信息公示、二维码三项内容都集中显示在公示牌上。

嘉善采取“乡镇主导、部门指导、第三方协作”的方式,在镇(街道)试点食品安全第三方协作监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实现‘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等级公示—问题抄告—违法查处—结果反馈’的闭环式管理。”嘉善县副县长许春红介绍,在去年全县小餐饮行业整治中,部分镇(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易优特公司、保利物业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到小餐饮整治工作中,挨家挨户排查、一对一进行指导、逐一销号整改,全年完成小餐饮整治3226家,完成率98%。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要真正让群众“吃得安全、用得健康、购得放心”,基层责任网、智慧监管网、社会共治网的构建至关重要。嘉善模式在这方面已经形成独特优势。嘉兴市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根良点评道,嘉善引入第三方力量协作监管,实现了隐患排查网络化、问题整改清单化、等级公示直观化、抽查考核随机化、结果应用信息化,一举多得,为嘉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有益探索。

记者了解到,嘉善这一做法,有效缓解了食品监管人少事多的矛盾。2014年食药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众多的食品经营主体与监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近几年餐饮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每年都在增长,90%以上多为小餐饮,小餐饮店暴露出证照不齐、健康证明缺失、索证索票不到位、厨房卫生差、消毒设施不全等问题,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嘉善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政府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结果公示等,缓解了市场监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

不仅是嘉善,2017年,海宁搭建当地餐饮食品安全网,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市区所有小餐饮店实行监督监测,把监测结果在餐饮食品安全网上实时公开。

“立足基层,我们努力编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王根良介绍,近年来,嘉兴在建立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制度的基础上,依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进一步延伸和壮大了监督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120支社会监督员队伍,聘任社会监督员1677人。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