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风险因素影响我国食品

2019-01-015888.TV 新闻资讯

12月25日,江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呈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挑战,其中,微生物污染严重、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以及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4类问题最为突出。

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2017年,我国对以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农产品、肉制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饮料、食品添加剂、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餐饮食品等为代表的32大类23.33万批次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97.6%,比2016年和2015年均提高了0.8个百分点,比2014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添加剂、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9.5%。但方便食品、餐饮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农产品这4类食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近3年来却呈逐年降低之势。

《报告》指出,虽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事件仍处于高发期,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仍较为低迷。根据调查,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为微生物污染严重、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以及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与此同时,重金属等元素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毒素污染也对食品安全构成了较大的风险。

2017年,国家共监督抽检了30大类食品的25个微生物项目,其中有26大类食品的12个项目检出了不合格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32.74%,分别比2015年、2016年上升了4.84%和2.04%,不合格问题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超标;2017年,国家共监督抽查了28大类食品的41个食品添加剂项目,其中有24大类食品的22个项目检出了不合格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3.85%;2017年,国家共监督抽检了26大类食品的279个质量指标项目,其中有21大类食品的64个项目检出不合格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19.91%,较2016年上升了2.41%,不合格指标主要涉及酸价、过氧化值、酒精度等;2017年,国家共监督抽检了11大类食品的198个农兽药项目,其中有6大类食品的51个项目检出了不合格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9.57%,分别比2015年、2016年上升了5.77%和4.07%,不合格问题主要为使用禁用农兽药或者农兽药残留超标。

《报告》针对我国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组织形态仍以“小、散、低”为主,现有的40多万家企业90%以上为非规模型企业的现状,认为我国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持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深入推进全程无缝监管;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不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充分形成食品安全风险法理的合力。

《报告》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吴林海、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食品安全治理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尹世久等撰写,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会上,还同时发布了相关系列报告。其中,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秀娟、副院长王建华代表研究团队,分别发布了《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和《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研究报告》;尹世久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报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南食品安全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锐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研究报告》通过对主流网络舆情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研究发现,当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发生量占总量的45.16%;其次发生在消费、流通和种养殖环节,分别占总量的32.06%、14.05%、8.42%。在2017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由于造假或欺诈、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工艺问题、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占总数的51.21%。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