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猪肉激增致猪价下行?专家: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2021-06-225888.TV 新闻资讯

进口猪肉激增致猪价下行?专家: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图片

跌跌不休的猪价,让养猪业士气低迷。

尽管6月22日上午盘间出现“猪肉股”超跌反弹,但仍然无法改变前一个交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109大跌6.79%,创下该品种自上市以来的新低,连带着一众“猪肉股”纷纷下挫的事实。

由于2020年猪肉进口量同比翻番,创下历史新高,再加上今年前5个月猪肉进口量达到两位数增幅,中国养猪业出现了一番言论,认为当前猪价下行,是进口猪肉对国产猪肉市场冲击所导致的。

但是,行业内普遍认为,上半年猪价跌跌不休,不能全部归咎于“进口”。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财经记者表示,适度进口有助于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稳定猪肉供给、抑制猪价过快上涨,但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给宽松时,猪肉过量进口将会冲击国内生猪养殖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猪肉价格低于国外,进口猪肉不再具备价格优势,逐渐积压库存。进入6月,进口商已经开始减少猪肉进口,但进口猪肉分割标准,符合食品加工需求,仍然会有一些固定进口需求。

从“香饽饽”变为“烫手山芋”

今年1月以来,全国活猪及猪肉价格总体呈下跌态势,近期跌势猛。根据农业农村部新数据显示,6月份第三周,全国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5.13元,比上周下降6.8%,同比下降了50.9%。

这样的跌势,再次印证了“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行业内流行已久的说法。

猪价下行至成本线以下,对养猪户及企业来讲,手中的猪一下子由原先的“香饽饽”成为“烫手山芋”。

6月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倡议书”,给出三个原因:一方面是2019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生猪产能持续快速恢复,生猪市场供应形势明显好转;另一方面是季节性需求偏弱,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习惯改变,猪肉消费有所减少。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去冬今春个别地区出现仔猪腹泻等情况,部分机构不负责任地散布产能严重下滑的不实言论,一些猪场户听信谣言,盲目决策开展二次育肥,打乱了生猪正常出栏节奏。”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了解,春季有大量标猪源流入二次育肥市场、一些外出务工的养殖新手也加入二次育肥大军,甚至一些二次育肥生产者与屠企竟争大猪猪源,从而导致4月份以来猪价持续下降时出现抛售。

业内多位专家表示,上半年的猪价暴跌,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市场的高利润是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的核心驱动力。“过去10年生猪均价也仅在每斤7.5元左右,然而去年生猪均价达到每斤17元,养猪业简直成为暴利行业。”

然而,也正是为了追逐暴利,养猪户及企业对猪价过度乐观,破坏规矩压栏,从而大幅增加了猪肉供应量。当气温逐渐升高,“牛猪”(超过标准出栏体重的大猪)不再“牛”了,开始被不计成本得抛售。

前述“倡议书”苦口婆心地倡议各生猪养殖企业,“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在价格下行阶段不要恐慌,更不要听信谣言,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同时,继续把疫情防控摆在突出位置,加快转型升级做好节本增效措施。“5月份生猪养殖的亏损面为9.7%,一些的养殖场能把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以内,这说明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赚钱的。”

猪肉进口量屡创新高

近两年来,猪肉进口量屡创历史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19.3万吨;2019年,210.8万吨,同比增加75%;2020年,439万吨,同比增加108.3%。

2021年1-5月,累计猪肉进口量已经达到196万吨,同比增加13.7%。

猪肉进口量激增,为春节后国家储备冻猪肉集中出库压制猪价提供了充足弹药。于是,有言论就将之与当期猪价下跌进行了关联。

对于进口冻猪肉在缓解市场供给偏紧局面、稳定猪肉价格中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很少有人反对。布瑞克农产品(000061,股吧)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财经记者表示,进口冻猪肉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有效补充国内猪肉供应。

他说,如果将时间轴拉长,过去15年,进口冻猪肉占国内猪肉供应量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5%。当国内猪肉供应正常的情况下,进口占比2%-2.5%;当国内猪价上涨,猪肉供应紧张的时候,进口量增加,占比增至4%-5%。

2018年,暴发了非洲猪瘟,国内生猪产能锐减,需要更多进口猪肉予以补充。于是,从2019年至2020年,大量进口的冻猪肉有效增加了猪肉供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消费者吃猪肉的成本和难度。

谋易咨询首席顾问王中对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冻猪肉进口量虽有所增加,但将猪价暴跌归咎于此,显然并不客观,二者关系并非强关联。

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冻猪肉占国内猪肉供应量比例达到10%,如果包括杂碎,将达到12.5%。这意味着,进口冻猪肉已经在猪肉供应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以2021年前5个月猪肉累计进口量为例,据朱增勇分析,进口的196万吨冻猪肉,叠加2020年11-12月份出库受限的80万吨冻猪肉,合计相当于进口了2900万头生猪。

林国发认为,今年年后,冻肉集中出库,加速了当期猪价下跌。

与此同时,其它替代性肉类的进口量也在增加。据统计,2021年前5个月,牛肉、羊肉、禽肉的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8.6%、22.4%、13%。

朱增勇表示,这两年随着冻品投放市场和其他肉类供给充裕,直接减少了对国内鲜猪肉的消费需求。随着国内供给恢复,如果猪肉进口继续保持高位,不但会加大下跌速度和幅度,还会影响后期的反弹高度。比如,2013年和2014年,猪肉进口量保持高位,延长了猪价保持低位的时间,导致养殖户亏损期拉长、大量快速退出市场。

他建议,在猪价回落时应有效引导猪肉进口速度和规模,合理评估猪肉进口需求,避免过量进口。

价差驱动下的进口

由于国外养猪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高、饲料原料低,再加上国内外市场对猪副产品,比如内脏器官、猪蹄、猪头等部位区别对待,中国消费市场对其有特殊偏好,而欧美消费市场并不食用。因此,猪肉及猪杂的进口一直存在。

朱增勇表示,受生产成本刚性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生产成本从2007年开始高于欧美国家,并且差距拉大,导致国内外猪肉价格长期倒挂,肉制品加工产业更倾向于低廉的进口冻猪肉,从而压低了生猪的收购价格。

2001年至2007年,中国的猪肉贸易保持净出口状态。直到2008年,进口量才开始超过出口量,中国成为猪肉净进口国。2016年,中国跃居全球的猪肉进口国。至此,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已经连续13年超过猪肉出口量,进口量由2008年的37.33万吨,增至2020年的439万吨。

林国发称,从过去10年来看,中国的猪肉进口量整体呈现周期性变化态势,但每个周期的进口量峰值正在提升。

不过,他认为,2018年非洲猪瘟对国内生猪产能的影响,是过往几个周期无法比的。因此,单纯依据近两年来猪肉进口量激增来判断国内对进口猪肉依赖度的提升是有所偏颇的。

王中也认为,中国近10年来生产的猪肉基本能满足需求,甚至出现周期性过剩,短时间的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并不意味着猪肉进口依赖度增加。

当前国内猪价持续走低,然而,东南亚猪肉供应紧张,国际猪肉市场并不缺乏买家,猪肉价格有坚实的市场需求支撑。

朱增勇称,今年5月以来,中国进口冻猪肉的到岸价格加上关税和增值税,已经高于国内白条肉价格,国内外猪肉价格不再倒挂。对于屠宰企业来说,本地生猪供给充裕,鲜肉价格明显回落,进口猪肉消化缓慢导致库存积压。今年上半年,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估计从7月份开始,进口猪肉会处于下降趋势。

2021年5月,中国进口猪肉已经同比降低2.2%。进入6月,猪肉进口商开始减少冻猪肉进口。不过,林国发也提到,由于进口冻猪肉分割标准符合食品加工需求,仍然会有一些固定的进口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猪肉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欧盟占中国猪肉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北美是中国第二大猪肉进口来源,南美国家的猪肉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提升。

2020年,在中国猪肉进口量的比例中,欧盟的西班牙、德国和丹麦三个国家,分别占21.9%、10.7%和 8.4%;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分别占15.9%和9.6%;南美地区占15.5%,其中巴西占11%。

随着中国成为巴西猪肉出口的大目的地,业内预期,巴西将因为低廉的饲料价格,以及高效的养殖技术,在中国未来的猪肉进口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来源:财经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