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开启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再出发”探索之路

2021-10-215888.TV 新闻资讯

平泉市开启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再出发”探索之路图片

低温干燥和冷凉的气候特征,以及林木覆盖的山峦丘陵,为菌类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冀辽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的平泉市,又因盛产野生菌而赢得“鸡鸣三省,菇香九州”的美誉。

依托的气候和资源优势,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自发开始栽培种植,到政府支持引导,平泉食用菌产业历经5个阶段发展,已成为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从中受益多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种植规模6.8亿袋(棒),食用菌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生产栽培、储藏运销、产品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产值达80余亿元。

在四十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并在传统种植规模接近“天花板”的现实条件下,平泉市近两年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开启了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再出发”的探索之路。

补齐短板

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因而种植普通的农作物没有比较优势。40多年前,山林中品种繁多的野生菌隐约给平泉人指出了一条产业之路。

“在户尝试后,种植蘑菇的农民渐渐多了起来。”平泉市食用菌研究会会长、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梁希才就是当时食用菌的批种植户之一。

开始引进种植的是平菇和姬菇等品种,但种了五六年一直没见利润。“我们分析后发现,运用平泉丰富的锯末资源,种植低温型品种,才能发挥出比较优势。”梁希才说,“基于这一判断,平泉24户农民于1990年引进了滑子菇进行种植,当年就有23户见到利润,其中19户纯收入超过千元。”

之后几年,平泉食用菌的种植规模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并立足“比较优势”,引进香菇、木耳、杏鲍菇等多种食用菌品种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近40年的高速度发展,目前全市食用菌的种植规模已基本趋于稳定,从全国来看多个地方也陆续发展起菌菇产业,所以说平泉食用菌产业靠增量发展到了一个‘天花板’时期。”梁希才的这一认识,正是平泉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现实基础。

“依托产业园建设这一平台,我们要通过改造提升老旧园区、加强科研技术重组、前后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文化产业等措施,提档升级推动食用菌产业继续前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市农业农村局书记、产业园负责人苗培良说。

据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袁德华介绍,产业园创建从科研、生产、加工、市场、物流、品牌、农业金融等着力,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平泉市产业园在强化科研方面,已建有国家食用菌产业研发中心、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一个食用菌院士李玉院士工作站、平泉市食用菌研究会等众多科研机构,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科技机构联动联盟产业技术体系。

在精深加工方面实施了菌菇肉、菇精调味品、香菇脆等7个项目,开发了速冻食品、食用菌素肉食品、中央厨房、功能饮品、香菇即食品等主打系列百余种产品。同时为加强市场营销,建设了中国北方的食用菌交易市场和“中华蘑菇云大数据产业园”,搭建了100多处食用菌购销网点,打通了线上、线下交易渠道,成为中国北方食用菌价格形成中心和集散地。

“通过产业园创建一系列项目实施,全市食用菌产业链条的短板正在补齐,为提升产业的专业性,保持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袁德华说。

技术迭代

产业发展更“硬核”

轻轻摇动手柄,大棚顶部两侧即可打开一条缝隙。“仅仅在棚体上做这一个改动,就可实现棚内降压,自动通风,大大降低滑子菇感染白黏菌发病概率。”梁希才在种植基地一边示范一边说,从简易的大棚逐步改进,至目前平泉市食用菌的种植大棚已基本更新到第五代、第六代。“第六代棚由内外两层间隔约1米的棚体构造,通过内循环、外循环调节棚内温度气压,可实现常年出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在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带动下,这种技术和设施方面的改进推广在全市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市农业农村局食用菌推广站站长张永峰说。

在平泉市文静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发菌棚通过加装空气横向和纵向流动设施,可实现棚内各个空间温度的一致,保障均匀发菌。

除各类主体技术积累改进,产业园依托2019年建成运行的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了“平泉食用菌菌种保藏与维护体系”项目,以平泉主栽种类香菇为代表,进行种源维护、一级种筛选和优良个体的超低温菌种保藏技术研发。

“出菇实验表明,维护与保藏后的菌种生产的栽培袋,每标准袋增产15%-25%,优质菇率提高了40%。”研究院副院长孙彦平说,两年来在平泉推广70万袋优质菌种,推动全市种菇农户实现节本增效,直接增收3000万元以上,从源头上为全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超低温菌种保藏技术研发率先试验了“-196℃液氮保存菌种技术”,解决了过去靠试管继代保存每半年要接种一次,且易出现菌种退化等问题。同时,产业园围绕食用菌废料进行深层次开发,研发了生物有机肥、菌糠饲料、活性炭等多种二次产品,实现产值进一步增加。食用菌从生产、加工到废料利用,逐步形成了“食用菌—废菌糠—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粪便肥料—食用菌原料”循环产业内部链条和“菌炭热电肥联产”产业外部大循环链条的双循环体系。

来源:中 国食品安 全网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