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界的鄙视链上,香菜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爱它的人视其为美味,讨厌它的人甚至闻到气味就受不了。评价两极分化的香菜,也曾于2020年因高销量登上“国民蔬菜榜”。
更为刷新认知的是,在众多节日中竟然还有一个“世界讨厌香菜日”。在社交媒体上,昨天(2月24日),就是一群“不爱吃香菜的人”的节日。香菜到底招惹谁了?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分析了人们对香菜的爱与恨,并为它的营养优势“正名”。
香菜跻身“国民蔬菜榜”
有外卖平台统计过,订单备注栏里出现的要求是“不要香菜”;而在食堂、饭馆、小吃摊等场所,经常会听见有人喊“多加香菜”。
那么,爱吃香菜和不爱吃香菜的群体,哪派人更多?
据一篇发表在英国《Flavour》上的论文显示,根据地区和种族差异,约有3%-21%的人不爱吃香菜。其中,东亚人占21%,远高于占比17%的欧洲人和占比14%的非洲人;拉丁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分别为4%和3%。
对此专家猜想,或许是因为东亚国家更常在料理中添加香菜,人们能频繁吃到它,所以讨厌者比例也高。此外,香菜的英文名字词根释义为“臭虫”,也从历史角度证实了一些人对它的厌恶。
按照数据的差异性,可以从中看出,相当一部分人更爱香菜。据某平台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香菜销量近百万份,力压土豆、西红柿、洋葱和胡萝卜等食材的销售份数,跻身“国民蔬菜”行列。在盒马APP上,调料菜热卖榜还是香菜,可见爱吃香菜的人,并不占少数,所以香菜能够跻身“国民蔬菜榜”也就不足为奇了。
香菜已经火到“出圈”
这个奇怪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并不复杂,应该就是讨厌香菜的人所创办的。
香菜评论两极分化,但并不妨碍它掌握“流量密码”,还带着人们的爱与恨,一次次火出圈。
比如,麦当劳新出的香菜新地,原味冰淇淋搭配清香青柠酱,再点缀些香菜叶碎,一口清新。至于口感如何,有网友犀利评论,“爱吃香菜的人和不爱吃香菜的人都沉默了。”因为并未使用新鲜香菜叶,而是冻干的香菜末,类似方便面调料中的脱水蔬菜,加上青柠酱的混合酸甜口感,实际上香菜味并不浓郁,这多少让香菜爱好者们感到些许失望,更有意犹未尽的网友自备香菜前往,增加冰淇淋的香菜味,这是妥妥的真爱。
其实,这并不是香菜“跨界”零食甜品界。为了满足香菜爱好者的需求,近几年,市面上甚至还出现了香菜味酸奶、香菜味薯片、香菜味蛋糕……甚至连中秋节也出现了香菜馅儿月饼。不光有香菜新地,在网上还有专门的香菜表情包。
令人又爱又恨的香菜,大概是蔬菜界里自带“热搜体质”的流量担当,各大社交网络上讨论“吃不吃香菜”的激烈程度,堪比“南北甜咸大战”。
香菜“特殊气味”从哪来?
在“是否爱吃香菜”这件事上,不爱吃香菜的人通常承受了太多委屈,不仅会被认为挑食,有些人甚至被贴上“矫情”的标签。
遗传学研究表明,对香菜味道的不同感受,可能源于嗅觉受体上的基因差异。
香菜的味道主要由甘露糖醇、正葵醇、壬醇和芳樟醇等多种挥发油物质融合而成。美国一家着名基因检测公司曾对近5万人的DNA进行研究,终于为“不爱吃香菜”找到了原因:基因作祟。
研究发现,全球约15%的人患“香菜恐惧症”。吃了香菜后觉得有肥皂味的人,通常携带一种名为“OR6A2”的特殊基因。这类基因参与人体嗅觉味觉功能,并且对醛分子特别敏感,这种化学物质具有香菜气味,即所谓肥皂味。
研究人员还发现,约一半的欧洲人染色体中有两个“OR6A2”基因,但只有15%的人说香菜有肥皂味,另有11%不携带“OR6A2”基因的人也说香菜有肥皂味。
该结果证明,遗传变异在对香菜的味觉感受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另一种与气味相关的基因、两种与苦味相关的基因,也会影响对香菜的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