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乳业已经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未来,该如何实现突破?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专家刘长全日前在甘肃金昌举行的2020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我国奶业打造新高地,必须保持一定自给率。
据了解,2019,年我国奶源自给率略高于65%,而2008-2019年新增消费需求1580万吨,其中有95.5%来自进口,“新增消费的不足5%是由国产奶源满足。”刘长全表示,根据预判,2019-2025年我国奶类消费需求总量增长约1700万吨,但是如果这其中有50%是国产奶源,那么自给率将降至61.5%。而如果我国每年新增200万吨奶源,6年就是1200吨,占预测的1700万吨消费增长量的71%,那么自给率将回升到67%。“但是做到这点有很大的挑战。”对此,刘长全有些担忧。
自给率现在降到65%,未来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那么能保障我国乳业安全吗?刘长全认为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而言,过去十多年是中国与国际市场双边依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也越来越依赖中国。2010-2018年,全球乳制品净出口国家的净出口总量,从7890万吨增长到了9160万吨,增长了近1300万吨,增幅16.1%;如果不统计与中国相关的贸易,那么这个总量是从7260万吨增长到7500万吨,只增长200多万吨,增幅仅3.3%。因此,可以说过去十来年是中国在驱动全球乳制品贸易的增长。在双边依赖的格局下会不会出现对中国乳制品断供的问题,刘长全认为可能性不大。但是,他提醒,保持一定自给率依然是非常必要的,至少有两点原因:一是我国对乳制品消费的刚性在增加,牛奶在从过去的礼品、营养品转变为现在的日常食品,刚需的增长需要有一定的自给率来保障稳定供给。二是随着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加深,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国际市场波动将对消费者、养殖者和加工企业都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保持一定的自给率也是客观需要。
2015年,在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的统筹指导下,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建立。5年来,农垦乳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2020年,中国农垦乳业联盟调研了农垦系统的103家牧场。调研发现,农垦牧场目前奶牛饲养规模主要集中在1000-5000头,平均单产近10吨。随着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联盟生鲜乳团体标准的发布,有效提升了农垦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2019年,农垦调研牧场的乳脂肪率平均为3.96%,乳蛋白率平均为3.28%,体细胞数为19.81万个/mL,菌落数为3.95万CFU/mL,均显着好于农垦团体标准和全国平均水平。农垦人均饲养头数为35头,奶牛淘汰率为23.7%,公斤奶综合成本平均为3.50元,其中公斤奶饲料成本为2.0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5元;公斤奶饲料外收益为1.8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1元。农垦乳业已经有很多有名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国企,光明、三元、完达山前三甲的乳制品加工量占全国农垦的72.4%,营业收入占全国农垦的79.8%。乳制品加工品类以液态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