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冀州示范园区果蔬种植走笔

2025-02-065888.TV 新闻资讯

北京新发地冀州示范园区果蔬种植走笔图片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冀州区徐家庄乡的北京新发地助力乡村振兴冀州示范园区,一排排果蔬大棚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种植工人们满心欢喜,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管护……在一派繁忙景象中开启新年丰收景。

“这些草莓经过装箱后,今天下午就要装车直接运往北京新发地市场了,到晚上就能让北京市民品尝到咱这新鲜香甜的草莓了!”1月2日,在示范园区的一座草莓大棚内,园区负责人张东生指着眼前的一箱箱“整装待发”的草莓笑着说。只见眼前的草莓大棚里,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种植架上,鲜红的草莓挂满枝头。5名种植工人正忙着采摘、整理、装箱……不一会儿,装着草莓的泡沫保鲜箱堆满了大棚出口。

张东生介绍,他们种植的草莓品种是“红颜九九”,“个头儿大,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很受市场欢迎!”为让消费者吃到优质的草莓,园区通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护,从施肥到灌溉,从温度到湿度,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此外,他们还采用了高架立体无土栽培技术,让原本平地种植的草莓生长在“空中”,不仅节省了空间,提高了产量,而且更便于采摘。

不同于刚刚上市的草莓,在示范园区的一栋栋基质蓝莓恒温大棚里,数万棵蓝莓正迎来盛花期。朵朵雪白的蓝莓花竞相绽放,工人们正加紧给蓝莓拉枝、疏花……眼前景象孕育着无限“丰”光。“再有不到20天,这些蓝莓就能上市了!”张东生眼里满是憧憬。

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具有低糖、低脂肪和强抗氧化等特点。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这里的蓝莓全部采用无土基质栽培,将蓝莓苗栽在基质盆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滴灌无土栽培、优质农业智慧设备、现代科学管理技术,让蓝莓在智能化控温、滴灌等设备呵护下生长。

“现阶段,蓝莓正进入开花、授粉、结果期,1月下旬便可以产果采摘,春节前后进入旺果期。”展望前景,张东生充满期待。他说,园区的基质蓝莓上市的时间错开了露天蓝莓上市时间,产品在市场上比较走俏,每公斤可卖到180元,由于冀州得天独厚的条件,产出的蓝莓果型大、硬度好、耐储运,糖度、花青素等核心指标优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深受国内高端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眼下,示范园区里的茄子正处于盛产期。记者随意走进一座茄子大棚里,只见紫莹莹的茄子缀满枝,个个圆润饱满,表皮泛着光。大棚管理员祝雪松一边查看大棚温度和湿地情况,一边观察茄秧长势。“现在正是大棚茄子大量上市的时候,这些茄子全部直送北京市场。”祝雪松自豪地说,由于园区精心管护,严格把控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茄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鲜嫩,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备受欢迎,供不应求。

目前,示范园区有草莓大棚47个,茄子大棚21个、蓝莓大棚47个。草莓刚刚进入采摘期,日产量在200斤左右,春节前后将达到盛产期,预计供应量能达到400多斤。茄子正处于盛产期,日产量达到近5000斤,47个蓝莓大棚预计蓝莓总产量能达到150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果蔬产品将持续供应本地以及北京新发地市场,尤其是春节期间,面对北京市场需求量增加趋势,将进一步丰富北京市民餐桌。

果蔬种植不仅丰富了北京市民的“果盘子”,也拓宽了冀州农民的增收渠道,鼓足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果”。在示范园区,每天都有五六十名管护和采摘工人在田间忙碌,这些工人一天的收入90到100元。春节期间,随着果蔬需求量增加以及蓝莓上市,园区还将招募更多工人,人数将达到80多人。“这一个月下来,我们可以多收入3000元左右。”管护工人张海彬笑着说。

近年来,冀州区把“果蔬进京”战略作为现代农业破题突围的“金钥匙”,“牵手”北京新发地,与16个北京新发地“蔬菜大王”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西王镇、徐庄乡、周村镇、北漳淮乡等一批特菜基地。目前,合作种植各类果蔬已达到3万余亩,打通了西葫芦、生菜、草莓、鲜品辣椒等多条优质农产品直供渠道,带动了全区果蔬种植面积达到5.16万亩。与此同时,冀州区坚持“种植标准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融合化”思路,强化市场对接与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支撑,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精品果蔬品牌,铺就特色产业致富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出一条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升级的新路径。(杜俊颖)

来源:衡水新闻网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