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育种方法不同,转基因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打破物种生殖隔离屏障,将来自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某一基因片段引入其他生物基因组中以改变其遗传性状,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界的遗传物质实现交流。为了预防在基因操作过程中,把一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安全有害的基因转入受体生物,或者由于基因操作引起受体生物产生不可预期的变化,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评估,对于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均需要标识。而在标识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食用安全评价,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子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均印有标识。因此,消费者大可放心。
三大评价保证转基因食品安全
食品致敏性评价食物致敏一直是食品安全中的重要问题。过敏反应主要是人们对食物中的某些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过敏患者可能出现口腔肿胀、面部红肿或炎症、皮疹、呕吐、腹泻、哮喘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转基因食品中由于引进了新基因,其表达的新蛋白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转基因产品致敏性是世界各国严格监控的指标。
营养学评价转基因食品在营养学评价上需要比较的内容包括主要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和营养生物利用率等。主要营养因子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抗营养因子主要是指一些能影响人对食品中营养物质吸收和对食物消化的物质,如豆科作物中的一些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植酸等。除了成分比较外,必须分析所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按照个案分析原则,如果是以营养改良为目标的转基因食品,还需要对其营养改良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毒理学评价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作用就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对食用者的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以确保人类健康为目的。食品毒理学评价的手段是以动物实验为主,即让动物代替人摄入待测的食品或食品成分,通过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和检测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来确定待测物的毒性和安全摄入量,并推论到人。一般来说,安全是相对的,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同一种物质,由于使用剂量、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可能是毒物,也可能是非毒物。因此,要根据毒理学评价对这些食品中的成分进行毒性分级,科学合理地确定安全摄入量,确保食用安全。
长期吃转基因食品未发现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就是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只要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食物中的蛋白质就没有本质的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不会在人身体里累积,不会因为长期食用而出现问题。
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品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跟其他常规食品含有的各种基因不存在差异,都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食用转基因食品是不可能改变人的遗传特性的。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转牛凝乳酶基因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已有17年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也有15年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大规模、长期食用,并未发现食用安全问题。
以上转基因食品最新消息,本网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