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网友上传的一个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2012年购买了河南某食品厂生产的礼盒装粽子,生产日期为2012年5月5日,保质期6个月。但在今年6月份,他将这盒未吃完、真空包装的粽子打开煮熟后,粽子没有异味,吃起来口感正常。更令他奇怪的是,在食品“说明书”上,并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
这样的食品吃起来放心吗?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尽管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允许的范围内,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但添加的量以及残留都有相应标准。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专业性,普通老百姓很难弄清食品中到底含有多少添加剂以及含有哪些添加剂,它们起到什么作用。这就形成了食品问题屡被曝光之后,百姓对食品的添加剂问题心有恐慌。
标准缺少“儿童版” 娃娃吃尚需谨慎
蛋糕、饮料、糖、薯片……儿童食品花样层出不穷,但多数非专业家长并不清楚,目前我国儿童食品监管体系中,3岁以上儿童食品未列入儿童食品监管体系。国家对于0-3周岁婴幼儿食品中的奶粉和米粉等配方食品,作出了规定和标准要求,除此之外,儿童食品没有其他特别规定。
据介绍,儿童食品中添加剂执行的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与成人食品一样。但儿童的身体机能尚不完善、代谢器官未发育完全,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将对健康形成潜在危害。低龄儿童食品中出现成人食品使用的添加剂,一些家长缺乏相关知识让孩子食用含有添加剂的成人食品,所出现的隐性问题无法衡量。
“无添加”食品受青睐 宣传推广暗藏玄机
食品违规添加事故频出,食品界正悄然刮起一股“无添加”风。各类打着“无添加”旗号的食品遍布果蔬零食、饮料、牛奶等食品,售价均高于同类产品,但颇受消费者青睐。食品专家指出,无添加食品是未来高端食品的一种趋势。但目前一些标签中的无添加则是在误导消费者。
市场上常看到一些食品包装上写有无糖、无添加等标识,它们吃起来一定安全健康吗?
一位月饼生产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往年他们在生产月饼时也会打上无添加以及无糖标识,但在加工过程中仍旧含有以上成分。“只是为了好卖”。有关人士提醒,形形色色的健康食品标签中有些是在误导消费者。不含防腐剂,不能说明其不含氧化剂、香精、色素、增鲜剂等其他添加剂。不含人工色素,不代表没有添加天然色素等。即使是天然色素,在提取过程中,也可能有微量有机溶剂残留。“食品的原料、配料等应以成分说明为准,不能单看宣传”。
怎么吃才放心
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最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怎样才能放心享受舌尖美味?
“吃得安全,要靠自己”,专家表示,在食品安全尚未得到有效监管的当下,老百姓需要了解一些食品相关常识。生态营养、生态食品将是未来食品界一种趋势。吃食物要注意五个“本”:本地,即本地的食品;本食,即反季食品不要吃;本色,即别于常规食品色泽的食品不要吃;本味,即吃山药、苹果、黄瓜等蔬菜水果的原味,经加工、打汁等方式处理过的食品,原有营养成分会被破坏;本形,即长相奇怪的食物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