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强生冷鲜禽监管 提升市场水平

2014-10-075888.TV 新闻资讯

  冷鲜禽的加工,历来是政府监管部门的重点整治对象,在不断地市场进步中,对于相关行为的规范也在不断地进行中,将有效提升市场的安全环境。

  用冷鲜禽替代原有的活禽交易,相关的卫生标准如何规范?近日,浙江省卫计委举行新闻通气会,对外公布了新制定的《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以下称《规范》)。
  《规范》对冷鲜禽加工经营的温度进行了严格规定,并明确规定产品最小销售单位上应具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识和产品标识。这也是该省制定的第一个规范类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浙江是禽类消费大省,去年共消费禽类4.5亿只,其中仅5.8%的禽类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其他大多数为活禽销售。但这却为禽流感等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浙江省自今年7月1日起永久性关闭了全省所有设区市主城区的活禽交易市场。
  “为了应对冷鲜禽产业缺乏卫生规范、产业发展亟待规范以及监管亟须加强的现状,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这一《规范》。”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食品处处长潘红说。她表示,此举可以进一步规范目前的冷鲜禽加工经营过程,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为有法律效应的强制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范》明确要求,在对浙江省境内的冷鲜鸡、鸭和鹅进行加工经营时,应有严格的温度要求。这包括:家禽在宰杀后1小时内,禽胴体的中心温度要快速冷却至7℃以下,且不得发生冻结现象。同时,从活禽宰杀到成品进入冷库时间应小于等于2小时,在后续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0到4℃范围内。冷鲜禽在销售时应设立能够保持此温度的专柜,不得将冷鲜禽在常温下保存。冷鲜鹌鹑和鸽子的加工经营参照此标准执行。
  “设定上述严格的温度要求,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冷鲜禽的新鲜度、安全度和口感。”该《规范》的牵头制定者、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丛黎明说。
  此外,《规范》还明确规定了产品最小销售单元上,应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识和产品标识,并明确标识产品名称、加工日期及保质期、企业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运输及贮存方式等,方便消费者辨识和溯源。
  对于畜禽类产品,在加工的时候,一定要以质量的提升作为基础,因为只要这样,才会远离相关疾病的传播源,保证人们的健康饮食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