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对包装聚焦了不少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发明专注在可食用的包装上,蘑菇、竹子和麦秸等等材料被用来实验,人们希望在丢弃包装的时候,不用担心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现在很多食品都被一层又一层的保鲜膜所覆盖,这当然是为了长途运输过程中防止碰撞或者接触不适宜的东西而导致食材受损。只是很多类似保鲜膜这样的材料本身都有些许毒性,直接覆盖到食材上,更可能会造成毒性侵入食材。而且类似塑料的包装材料给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些无法降解的材料更是需要未来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分解完毕,甚至能让沃土变成荒漠。
在我国,可食性包装形式多样,很多早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蜡、油、明胶涂覆在食品、水果表层可有效减缓水分流失,延长货架期;糖果、糕点外层包覆的糯米纸,是由番薯、玉米或小麦粉等淀粉做成,入口则化,用来隔离食品碎屑,防止与外层包装的粘连。此外,冰淇淋甜筒的玉米烘焙包装、香肠肠衣等均是典型的可食用包装。近些年来,相关科研机构和包装企业也开始着手进行新型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既然对于可食性包装膜进行了如此细致的研究,而且又具有悠久的实践历史,但截至目前,为何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和商业应用中呢?原因集中在其阻隔性不稳定、机械强度不足以及无热封性。
1、阻隔性
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讲,微生物超标生长繁殖是导致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加工过程中清洗、消毒、蒸煮、烧烤、熏制等环节可以有效的降低微生物的数量,但由于食品原材料受污染程度不同、加工、包装卫生条件的差异会影响食物成品的微生物残存量。在后期的存储和运输中,倘若温度、湿度和气体量适宜,微生物仍会大量生长繁殖,加快食物变质。包装膜作为食物与外界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其阻隔气体和水蒸气的渗透能力对于食品品质的保持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2、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抗拉强度是指包装膜拉断前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而断裂伸长率是指包装膜拉断后被拉伸增加的长度与初始长度的比值。此项检测可以有效解决包装膜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破损与断裂问题,并且对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可食性包装膜进行测试数据比对分析,可以帮助判定、选取合适的基质和工艺进行研究开发。
3、撕裂度
包装袋在存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常会在外力的影响下被撕裂。因此包装膜应具备足够的抗撕裂扩展力,来减少撕裂的传递,减低泄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易撕口”包装的开口部分同样要求一定的撕裂力,因此撕裂度是可食用包装膜应用研究的一个要点。
4、热封性能
包装的破损是目前影响包装质量的首要问题,封口是破损的多发部位。目前封口主要采用热封技术,即加热到预设温度,两层或多层包装膜受热成熔融状态,借助一定压力促使膜分子渗透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后融为一体即封口。因此要保证制成袋具有良好的封口强度和密封性,热封材料和热封工艺是关键。
食品包装是包装工业的大户,占包装工业70%左右。食品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最大。因此解决食品包装废弃物问题是包装业的一大难题,而发展可食性包装材料是解决食品包装废弃物与环保这一矛盾的好办法。开发可食性包装是一个新途径,追求的目标是制成一种不影响被包装食品风味的可食用包装膜,也就是所说的可食用纸。
这类技术也已经初步发展。澳大利亚昆士兰一家公司制成一种可食用土豆片包装,国外。人们食用土豆片后可食用其包装,不造成废弃物。日本开发出用壳类物质提炼的脱乙酸壳多糖制成的可食用包装纸。这种可食用包装纸包装的快餐面调料可直接放到火锅内烹调。这样的可食用纸包装既方便又快捷,而且避免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负面影响。这样的技术应该深入推广普及,让我生活在健康纯净的环境中变得越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