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食品安全工作收获颇多。单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已在多省渗透到食品行业的方方面面。食品安全的全面保障指日可待。
贵州省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在全国建成首家省级“食品安全云”平台,并到2015年底,全省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要建立档案,搭建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四川省也将推动以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猪肉、大米、食用油等大宗食品为重点的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着力建立药品生产和医疗器械重点产品电子追溯体系。
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近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挺转派”与“反转派”一直争论不休。2014年的“发展与环境安全论坛·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第二届亚太食品安全治理圆桌会议等由学术界组织的食品安全会议,也都围绕转基因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4年10月,农业部官员表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有定论:“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据介绍,我国转基因产业链条中,包括科研院所、国内企业、国外大型公司等。转基因研究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资助,评审制度为政府组织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科学家团队进行评价,审批部门同样为政府部门,负责批准发放安全证书和品种审定证书,涉及到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食品安全监管逐步稳定
2014年7月,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光大量使用过期、变质、次品原料生产快餐所需食品。媒体调查发现,福喜公司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违规篡改生产日期(多的延期达一年)、将过期或变质原料回炉后再生产,以及将次品混入合格产品中出售。有媒体统计,过去的5年里在华洋快餐店已经曝出至少17起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不禁感叹,洋快餐说好的安全去哪儿了?相比于门店数量在中国的快速扩张,其监管还远远没有跟上。
2014年12月,江西高安病死猪黑色产业链被曝光。这些病死猪肉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7省市。从注水猪到瘦肉精再到病死猪,猪肉问题常出常新,而与此伴随的是监管部门的松懈、麻木乃至“配合”,这不免发人深思,让我们感到食品安全事件仍比较严峻。
总结2014年是食品安全工作。专家分析认为,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了三大新趋势:一是食品安全的风险来源更加隐蔽,食品安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现有的监管技术和检验检测能力;二是互联网食品交易市场兴起,但监管能力尚未跟上,网售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三是食品安全已不仅仅是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问题,土壤、水、空气等环境污染正在对食品的源头产生严峻威胁。
专家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要引入社会共治和市场机制的大监管体系意识,探索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运用“红黑名单”制度、强制责任保险、产业政策等,让市场机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践行食品安全精细化监管,将食品安全监管与普通商品监管严格区分开,对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细分;三是进一步厘清各级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提升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和基层一线的监管能力。
应该看到,食品安全的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细致的过程,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治理,大规模、系统性的风险有所降低,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治本角度看,还任重道远。2014年12月,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再次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