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私接自来水管,后果可能很严重,一旦自来水管网被污染,就有可能引起集体中毒;山泉水喝起来清甜,但也可能含有有害有机物,长期饮用最好先送检;净水器一定要定期更换滤芯,否则比自来水更不卫生……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饮用水科科长、主任医师钟嶷围绕“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突发事件处理”进行主题演讲。
问: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吗?
答:长期饮用最好先送检,合格也建议煮沸再喝
广州一些郊区特别是一些保留下来的自然村,至今仍保留着喝山泉水或者自己凿井取水的传统。近年来,一些老人家也开始到白云山上取山泉水饮用,认为这些水没有“氯”味,很清甜。
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吗?山泉水是否比自来水更好呢?钟嶷表示,无论是从白云山上取来的山泉水,还是从化、南沙等地居民自己凿井取得的井水,如果要长期饮用,都应该事先将样本送到疾控中心或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验之后,没有发现有机毒物或者重金属,才能放心饮用。据了解,符合饮用标准的水,要经过106项检测。“即使检测及格,也不主张生喝山泉水,一定要煮沸后才能喝,因为山泉水未经过任何消毒净化处理,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污染。”
问:在家里蒸食物时到底要不要掀开盖子“散氯”?
答:家中自来水氯含量极少,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流传这样一条信息,称“蒸食物前要开着盖子将水烧开,再放入要蒸的食物,这样做的原因是自来水的氯加热后,氯气会挥发出来,在封闭的锅盖内,氯气会包裹在食物上,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钟嶷表示,家庭中的自来水,游离氯的含量极少,大约每升水里只有0.05毫克氯,网络中这种说法绝对是夸大其词。
钟嶷解释,自然界里的水含有各种细菌、微生物,所以,自来水厂要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才能将自来水输出,通过长长的管道送到千家万户。在输送过程中,为了保证自来水的安全性,一般都要通过在水里加入氯气来消毒。因其简单、方便、经济,目前全世界80%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使用氯气来消毒自来水。
氯既然能杀菌,自然会有一定的毒性,但目前仅有少数几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氯自来水可能对健康有一定影响。“氯有刺激性气味,当水中氯含量超过每升2毫克时,多数人就能闻到。但自来水中的余氯远远达不到那个剂量。我们自来水中的氯气含量是微量的,不会对人身体造成危害。”钟嶷表示。
问: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应该怎么喝?
答:自来水、纯净水可以长期喝,矿泉水适量喝
许多市民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家里应该喝自来水、桶装水还是经过净水器处理的水?钟嶷表示,自从引进西江、北江水后,广州自来水水质很好。“我们每个季度都对水质进行监测,合格率可以说是100%”。
有听众反映,自己住在郊区,有时自来水有铁锈味,暴雨季节甚至出现过红虫。钟嶷表示,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管网老旧,导致铁锈渗漏;二是二次供水水池出现问题。“比如一些小区用的是天台水池的水,物业没有定期对水池进行清洗,就会出现问题。”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用户可以立即向疾控中心反映,同时向物业了解储水池有无问题,并暂时不要使用。
另外,钟嶷表示,桶装水一定要选择大的品牌,并且定期清洗饮水机。对于净水器,她特别提醒,由于净水器流出的水会直接饮用,因此厂家配备的所有器件,都应有卫生许可批件。“滤芯一定要定期更换,一般是根据用水量决定更换频率。如果不更换滤芯,则净水器出来的水会比自来水更脏。”
还有市民提出,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长期饮用究竟哪种最佳?钟嶷认为,纯净水和自来水均可长期饮用,但矿泉水不宜长期饮用。她分析,纯净水的优点是干净、无污染、不含有害物质,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中,水中一些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也被过滤掉了。“但人体不一定要靠水获取矿物质,所以影响不大”。矿泉水不提倡作为饮用水常年饮用,应根据其中的矿物质含量适量饮用。自来水也适合长期饮用,但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部分水管管网存在老化问题,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因此自来水一定要烧开再喝。
问:为什么自来水水管不能随便接驳?
答:可能污染自来水管网,导致群体食用水中毒
为了节省用水,一些人在装修时会私接自来水管网,还有一些工厂将自家水缸私接到管网上。殊不知,这不仅是违规行为,还可能引发食用水中毒事件,带来严重后果。
钟嶷表示,自己近年来处理的好几起生活饮用水安全事故,都与私接供水管有关。比如,好几年前,某区一起集体亚硝酸盐急性中毒事件,就由此引发。当时,在某区域内,共有5个家庭的19人出现了食物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头晕、呕吐等。经过调查后发现,19名病例都分布在同一个供水管网中。对该管网逐步排查后,发现系一家工厂私自将水缸管道和自来水管道连在一起,工厂在生产中用到大量亚硝酸盐,工厂中的废水污染了自来水管,导致附近居民集体中毒。
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比如,在广州的郊区,还发生过农户私自将自来水管网接到农业用地水管上,导致化学物质虹吸倒流进入饮用水管网,引发化学中毒。“无论是单位、个人或者工厂、农户,自来水不能随便接驳,如果引发了中毒事件,将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