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来自中德科技创新公司食品部的负责人宋继然女士到访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委会,与中豆委副会长兼吴月芳等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初步探讨了中德豆制品行业合作事宜。

宋女士驻德二十余年,她首先对德国豆制品产业现状做了描述和分析。德国豆制品历史很短,不过只有十年左右的光景。目前有22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其中两大品牌是龙头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除此之外,其他企业的产品几乎无法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德国早也是目前产品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是90代中期成长起来的“小作坊”式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有百余人,近二十余种“台风”(译音)品牌豆制品的公司(图2)。随着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该公司已于两年前开始生产新鲜的“绢豆腐”。该公司与当地大豆生产者合作,可以有效控制原料,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南部城市。
规模第二大的的豆制品企业位于德国中部城市,生产豆制品(图3)和豆奶,产品不仅在超市也在一些日用百货店售卖。豆制品加入青椒、草莓的调味和颜色,得到消费者青睐。企业承诺产品全天然绿色,不含任何添加剂。目前生产上的瓶颈是豆奶沉淀问题。
当前,德国食用豆腐的人群主要是素食主义者和提倡“大自然”保护者。德国豆腐干价格大约20元人民币/袋,不喜食辣,口味偏咸。
近年来,由于德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多有羡慕亚洲人的苗条体型,正在逐渐转变饮食观念,开始青睐蛋白质含量高且健康有营养的豆腐。但由于德国人听闻食品关于质量方面的负面报道,导致对食品的不良印象。
中豆委副会长兼吴月芳表示,豆制品生产实际上是在一个非常干净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如果卫生条件不合格,豆制品的口感势必会受到影响。由于一些媒体的不真实报道,给豆制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创伤。这也正需要通过协会和德方共同努力,带领豆制品企业“走出去”,将我们的良好形象和的产品质量呈现在德国消费者面前。同时,由于国内的自动化包装机械也有一些技术难关需要克服,也需要借鉴、引进德国那些包装成本较低、保鲜效果优良的先进技术。
双方的交流友好而热烈,宋女士表示可以从代理豆制品、促成中德双方豆制品企业交流洽谈等方面入手开始合作,协会表示将积极参与,鼎力支持。会后,协会将国内一些龙头企业的豆制品带给宋女士品尝,希望这是一个开拓性合作的美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