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分析了近二年本人在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归类了一些容易出现的整改内容给各位会员企业,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产场所:
1、厂区周边和厂区内垃圾、杂物、燃煤等的清理与防护;在农村的工厂饲养家畜禽、生活区与生产区未分隔。
2、车间防虫设施(包括纱门、纱窗、防鼠、灭蝇灯等)配备遗漏、缺失;产生水汽的车间顶棚、墙壁发霉,顶棚没有防止冷凝水滴落的倾斜度;老旧车间瓷砖脱落;车间应急通道不能有效控制;物流口设置不规范;空间设施无效或配备不足。
3、库房内未按货物性质归类存放,特别是冷库出现的情况较严重,一些杂物、维修件、清洁剂和食品原料混放的现象也很普遍;内包材标识缺失比较常见。
二、设备设施
1、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遗漏;配料秤精度达不到生产要求;使用以再生塑料、铝等材质的容器、工器具。
2、排水沟不易清洗、排水不畅、出入口未防护。
3、废弃物桶未配置、标识不明显、用食品容器代替。
4、更衣室内干净工作服与紫外灯的位置不匹配;更衣柜内存放杂物。
5、设备的清洁卫生状况差在糕点企业较易发现。
三、工艺流程、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
1、工艺文件规定与实际生产情况相互矛盾现象突出;产品配方修订不全。
2、进货查验记录存在漏缺、记录内容信息不全;供应商评审材料不全、过期以及批次合格证明未取得非常普遍;农产品原料无第三方检验报告。
3、投料生产记录未按实际记录;生产记录缺少工艺间关联信息与批次信息不能有效追溯。
四、产品检验
1、实验用相关试剂未配备或过期失效、移液管等小容量器具未检定;缺少留样室和留样记录;培养箱容积不足;实验用水龙头的高度不够;检验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也很普遍。
2、检验员未实际进行产品检验操作问题非常突出,由此造成检验记录不真实、检验报告缺少、填写错误,更有检验项目与产品标准规定不符的。这类问题同时造成了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被开具整改项的根源。
3、试制产品第三方检验报告项目缺少。
新《食品法》的实施,有些企业已经亲身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处罚风险成本如何投入到防范质量风险上来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SC审查组组长、协会专家组人员、平湖老鼎丰公司副总张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