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我会在华侨饭店四楼会议室召开饮用水、酿造业、蛋制品、商贸零售业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蔡瑞春科长及我市饮用水、酿造业、蛋制品、商贸零售业等生产企业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会议由我会蔡金友主持。
会议首先由我会蔡金友总结了协会上半年工作情况。一是召开17次分行业质量分析与培训会议,为企业决策服务。二是开展专家引路、技术帮扶活动7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做好企业年检预审核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是加强与部门沟通13次,为会员与政府间开启服务运行的直通车。五是举办各类食品展销会,拓展营销渠道。六是支部深入群众听呼声,扎实推进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七是发挥工会作用,为行业协会维稳做出努力。八是强化协会自身建设,提升协会综合实力。
会上,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蔡瑞春科长首先传达了5月14日主持召开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修订草案)》有关内容精神,此次修订中重点对食品法四个方面作了完善,一是提出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二是明确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三是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标准等制度,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四是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险制度,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同时,他通报了我市2013年下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饮用水、酿造业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并分析出现的不合格项目主要原因,帮助企业寻找改进措施。①我市饮用水共抽查62个批次产品,10个批次不合格,抽查合格率为83.9%,不合格项目为游离氯、菌落总数、标签,主要是过量使用液,卫生状况达不到要求,不彻底及标签上配料表与储藏条件没有标明等原因造成的;②黄酒共抽查33个批次,4个批次不合格抽查合格率为87.9%,不合格项目为标签与苯甲酸、甜味素、酒精等理化指标,造成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签配料表上酒精度与实际不相符,使用配制黄酒代替酿造黄酒;③酱油共抽查10个批次,1个批次不合格,抽查合格率为90%。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主要是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此外,他分析了我市饮用水与酿造行业产品质量存在共性与个性上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整改要求。两个行业的产品是我市重点监管对象,主要表现为企业质量控制能力较为薄弱,质量意识淡薄,人员素质差,内部管理混乱,认证与日常监管严重脱节等共性问题。就饮用水行业而言,主要存在环境卫生、人员管理、设备清洗管理、回收桶清洗、臭氧过程、源水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他要求与会企业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定期清洗管道、储水罐、过滤器、灌装机等设备;必须马上停止使用无证水桶及循环使用PET桶灌装饮用水;必须将重复使用的空桶、桶盖完全清洗,检查桶盖密封性;必须合理控制臭氧添加量;必须加强对水源水的质量管理,做好检验等相关记录。就酿造业而言,主要存在使用酒精或其他着色剂勾兑、用无证或霉变大米加工、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塑化剂超标、标签不规范等问题。要求与会企业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必须更换所有与白酒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塑料制品;必须对出厂产品批批检验,检验合格产品方可出厂销售;必须严格规范使用标签。
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就如何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并纷纷表示:要以这次分析会为契机,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对照存在质量问题,开展一次系统的自查自纠,认真整改。
,我会蔡金友就如何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树立食品质量责任人的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确保食品质量。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检验关,认真做好相关台账。三是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要求企业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标签标识以及出厂检验等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做到依法生产,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