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下午,应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的邀请,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共商会在合肥举行。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顾公新,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璇,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陈子法,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胡迪钧,江苏省茶叶协会唐锁海,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兼陈文友、副会长兼专职副朱飞鸣、副程雯,观察员江西省茶叶协会熊柏林等出席会议。会议在友好、宽松的气氛中,各成员单位围绕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紧密型长三角茶业合作组织,更好地推动长三角茶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一、会议肯定了“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会议认为,自2008年3月,在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的提议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茶叶行业协会在上海正式签署“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联合宣言》以来,大家共同致力于利用三省一市茶产业所具有的地域相连、行业相通、产销相融、经济相关的天然优势,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互动联动,为区域内茶产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方联合共同举办上海茶博会,规模不断扩大;一年一度的圆桌会议,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2010年成功地对接上海世博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它不仅成为区域内茶叶行业交流和沟通的工作平台,也更为茶界互通信息、交流情况、探讨问题、发表意见提供了权威的渠道,并得到了茶叶流通协会的肯定和支持。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从无到有,在茶叶行业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二、会议对“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探讨了“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建设为实体性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初步意见。
1)会议认为,当前国内茶产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世界茶叶持续发展,国内湖南、云南、福建、贵州等产茶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作为传统绿茶金三角地区,在的地位已显现出后劲不足。为应对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内的联合合作,建设实体性茶叶行业联合组织十分必要。同时,“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通过四年多的建设和运行,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上海市具备组建的政策和技术条件,会议同意,可以进一步探索组建的可行性。
2)会议指出,上海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化的大流通、大金融、大枢纽、大舞台,人才积聚,有利于茶叶科技转化和茶文化的大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产业转移,适合作为注册地。组织名称可以叫“长三角茶业联合会”或“长三角茶业商会”或“长三角茶业促进会”等,待进一步斟酌后确定。
3)会议强调,“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的建设,要明确好联合体的主体、运行机制,要解决好工作重复、业务交叉、会员发展、多层缴费等问题,工作要有特色,不与各省市协会发生雷同或冲突。
4)会议商定,由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四省市茶叶行业协会对区域性联合体的建立进行探讨和研究,由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在做好机构注册前的咨询、名称核定、办公地点选址、前期注册费用落实、争取地方领导组织部门支持等前期准备工作,并提出初步方案的基础上于今年秋季在杭州市举办共商会,进一步商讨。
三、会议对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的盛情邀请表示了感谢
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盛情邀请“长三角茶业合作(上海)组织”成员和观察员单位来肥观摩换届大会,承办了合肥共商会,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次从上海移师安徽举办。大家对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及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