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石门县2011年茶叶产业建设工作会议在农业局会议室隆重召开。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胡元琴,县政府副县长伍林支,县政府副县长王沅江,县政府副调研员肖建国,县委副调研员、县农办主任漆渫颖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县长伍林支主持,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胡元琴做主题工作报告,副县长王沅江宣读了对“2010年茶叶产业建设先进单位和企业”进行表彰的决定。
胡元琴主任在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全县茶叶产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年产值达到2.05亿元,比2005年的1.2亿元增加70.8%;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新增有机茶认证面积达到1.01万亩;新增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22个县级骨干茶叶加工企业;连续几届的茶文化活动,上北京、下上海、走长沙、去深圳,开拓了石门茶叶销售市场,“石门银峰”茶出口到了欧、美、港、澳等22个国家和地区,提高过了石门茶叶的度和影响力;注册了“石门银峰”地理证明商标,并获得“湖南省着名商标”荣誉称号;重新修订了石门银峰地方标准,整合了“石门银峰”名优茶品牌,把“白云银毫”、“东山秀峰”归属“石门银峰”大品牌;统一了“品石门银峰,悟茶禅一味”等公共广告用语,“石门银峰”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
同时,胡元琴主任还提出了“十二五”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茶园面积突破15万亩,年产茶25万担以上,农业产值3.5亿元以上,有机茶认证面积3万亩,培育1家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石门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湖南茶叶县、名茶之乡、有机茶大县”,把“石门银峰”打造成“驰名商标”。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19万担,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名优茶产量达到3.8万担,名优茶产值达到1.6亿元;实现茶叶出口5万担;发展新茶园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有机茶转换基地30000亩,新增有机茶认证面积3000亩;新成立10个茶叶农民合作社。
,胡元琴主任强调:围绕上述目标,从今年起的五年内,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实施生态兴茶,夯实产业基础。利用国家巩固退耕还林项目,抓好低产茶园改造和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发展,每年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园3000亩以上;加快有机茶转换和认证工作,茶叶的质量性,使有机茶转换面积达到3万亩,新认证有机茶园3万亩。
2、实施企业兴茶,培育龙头企业。推行“公司+茶厂+基地+茶农”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鼓励企业联合,支持企业技改,扩大企业规模,力争培育出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2-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实施科技兴茶,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与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联合,采取政府出资为主、企业支持、个人补贴的办法,为全县培养30名2年脱产大专文凭农民茶叶技术人员。
4、实施文化兴茶,提升品牌内涵。继续举办好一年一度的茶文化活动,修复碧岩泉,建好夹山禅茶室和观光茶园,以旅游促文化,以文化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
5、实施品牌兴茶,提高市场度。抓住《石门银峰茶系列标准》颁布实施的契机,严格执行标准,强力推行“石门银峰”品牌的整合,加强品牌监管,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石门茶叶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