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易信用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2月4日在北京人大汇贤大厦召开。我会会长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社会信用体系现状”、“商品交易现状”、“食品与食品交易信用”以及“电商交易信用探讨和案例分享”这几大议题进行探讨。
会上,农科院农业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陈松博士详尽深入的阐述了农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他介绍,2001年国家发布相应的文件,关于农产品质量信息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始实施,2006年才自下而上由外围推动起来。2012年才真正上下结合,推动,现在都在做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信息体系建设的工作可作为十三五的重点内容,应该加强建设。
陈松博士表示,我们现在的食品还处在管理的措施和管理层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食品的基因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层面。我们无法制时希望有法来约束,但又无法很好地落实。法本身是个协调的产物。
2014年6月,颁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是我国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从诚信角度来讲:
●政务诚信是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商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
●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
●司法公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他指出,建设农产品质量信息体系建设的工作主要应该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建立基础性法规和标准体系
2.建成以信用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系统
3.信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
4.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
5.建立健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
关于监管重点有两个方面:信用体系及追溯。农产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生产经营主体,激励惩罚机制及信用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