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环境污染治理的“广东拐点”

2017-08-075888.TV 食品协会

广州8月27日电,一组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印象: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不降反升,而广东在GDP增长14。4%的前提下,这两个数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1。1%。

这是自"十五"以来,广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下降,被环保专家视为"拐点"--表明广东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正朝着稳定和转好的方向迈进。

对比"十一五"规划的环境指标,凸显 "广东拐点"的重要性: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要使这项约束性指标不变成"空头支票",各地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收紧环境"调控之手"

当一片片桑基鱼塘被厂房覆盖时,蓦然回首,人们发现珠江三角洲这块承载富裕梦想的热土,原本可以掬水而啜的一条条小溪流变黑变臭了,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向广东人敲响了警钟。

一场广东历史上规模、历时长的环境调研活动在2003年初拉开了帷幕。经过50多名环保专家的实地调查、反复论证,一年半以后,《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由广东省人大审议批准实施。

作为我国个通过立法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这部50多万字的规划从强化空间管制、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三方面着手,提出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促进珠江三角洲重现碧水蓝天净土。

环境的"调控之手"越收越紧,近五年来,有关韩江流域水质保护、城市垃圾管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10多部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一批高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仅今年上半年,环保部门在审批中就否定了26个项目,占审理建设项目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盲目招商引资不同的是,广东通过在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对珠江三角洲的转移企业实施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并在园区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污统一监控,有效地防止企业转移变成"污染转移"。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