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EPA实施以来,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推动下,粤澳之间在供水等民生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自1960年3月起,我省对澳门提供原水,上世纪80年代初,澳门日需原水量仅2万多立方米。进入90年代,随着澳门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水量有了一个较大的增幅。2005年日平均供澳原水量达到了18万立方米,年供原水总量接近6000万立方米。2006年1至9月,日平均供澳原水量18.25万立方米,且呈逐月上升趋势。澳方预测,到2010年日平均供澳原水量将要达到22万立方米。
为保障澳门、珠海两地的供水,水利部部署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制订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规划》,粤澳双方还成立了供水会谈专责小组。
截至目前,珠海市投入4.2亿元动工兴建的“珠海市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工程完工后将大大缓解咸潮对澳门、珠海饮用水的影响。11月初已首次实施了珠江补水压咸调度,到12月底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2~3次补水。2007年1月后则根据实时来水条件和下游供水情况,优化调整调度方案,保障平岗泵站能抽取达标水。广东将采取有力措施,澳门、珠海两地今冬明春供水咸度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