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企业权益保护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那么多企业被市场淘汰,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经营管理者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且缺乏诚信,那么食品饮料企业永不熄灭的驱动力是责任意识。
当前我国令人心怵的食品隐患,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认为这主要是企业非法牟取暴利、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造成的。但是,无视消费者健康等权益的,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事件制造者,也遭到了消费者无情的“封杀”和市场严厉的惩罚。
对此,成都市食品商会副会长、畜禽屠宰协会副会长、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正海表示,市场经济既是一种公正、公平的竞争经济,更是一种讲求规范和秩序的信用经济;如今市场中一个品牌的成长壮大或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勤努力,但是一个品牌的倒塌也许仅仅在一瞬间,而这可能仅仅因为一个质量信用危机;换言之,你欺骗消费者,抛弃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一样抛弃你。
“只有强烈与深刻的责任意识,才会是企业永不熄灭的驱动力。伍田做产品凭良心,是让伍田食品经销商安心,让伍田食品消费者吃了放心。”范正海表示,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都应该凭良心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义务。
伍田食品的“三心”
建立在“三安”的原则上
记者翻开伍田食品公司资料,看到伍田的经营理念是:和、诚、勤、进。其中,“和”是:人和,事和,财和。
如何实现企业“人和,事和,财和”的和谐发展?范正海用他提出的“三心”观来为记者阐释: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基本的必需品;食品是食品企业责任的控制线,是密切消费者关系的先决条件。伍田人凭良心做出的食品,是自己能吃,自己的孩子能吃,自己的父母都能吃的食品;这样的产品生产出来后,伍田人不昧良心回家能睡得着觉,经销商赚了钱也能安心睡得香,消费者享了口福也能放心睡得好。
显然,这样大家都睡得好觉的“人和”,带来的必然是企业的“事和”及“财和”。正如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倡导的“利己则生,利他则久”,范正海带领伍田人将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化的同时,即在带领伍田走上基业长青的大道。
落实到“三品”的建设上
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强调,食品需要系统性的解决办法,要在法制的环境下,把消费者的认知、生产者对质量的控制、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弱。
“其中,食品生产者要自觉地承担起主体责任。”范正海说,有了这种心愿和情感,生产者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企业才能有更高远的目标。
传统的企业都是立足于个人(股东)本位,以限度地营利实现股东利润化为惟一目标;而社会责任则要求现代企业除了实现股东利润化外,还应该尽可能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
范正海承认企业要靠利润生存,但是,他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必须靠它的本质,即过硬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赚取利润。就像克雷格·霍尔在《负责任的企业家》说过的那样:“企业家可以并且也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家可以并且也应该相互协作,把饼做大,使各方都能获益。”利润意味着责任,惟其承担了无穷的责任,才会获得无尽的尊敬;企业是以承担起了各种被外界所赋予的责任,而获得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利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