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奶业市场在年后出现回暖迹象,据悉,黑河市的鲜奶收购价格逐步上升,黑河市鲜奶市场趋向稳定。
一、奶牛养殖业的基本情况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外奶制品企业以低于国内牛奶成本价格向我国大量倾销奶制品,使国内奶业市场陷入困境,到今年二季度达到奶业生产的点,黑河市鲜奶收购价降至每公斤1.50至1.60元。全市奶牛存栏降至4.96万头,同比下降13.7%。其中奶牛养殖较大的北安市和嫩江县分别下降25.1%和20.4%。牛奶产量3.46万吨,同比下降19.4%。三季度后,国外市场停止了对我国奶制品的倾销,进口奶制品价格上涨,迅速带动起国内乳业市场复苏,鲜奶价格快速上扬,目前每公斤鲜奶收购价格达到2至2.4元,乳品企业出售奶产品价格每吨也由低谷时的1.6万元升至2.5万元,奶农们又看到了养殖奶牛的希望,恢复了发展奶牛业生产的信心。三季度,全市奶牛存栏达到6.53万头,同比增比10%;牛奶产量实现8万吨,同比增长23.6%。
二、发展奶牛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河奶牛业生产出现回暖迹象,但"三鹿奶粉"事件给奶农带来很大打击,也给黑河市奶牛业生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部分奶牛已被低价出售,后备资源明显不足
爱辉区上二公村位于黑河城郊,是饲养奶牛比较集中的村,年初以来受奶价下跌和饲料价格上涨影响,奶农不得不低价出售部分奶牛。截止10月末,已出售大小奶牛50余头,占奶牛总数的30%。日产奶量在30至40公斤荷斯坦良种奶牛,原来可以卖到8千至1万元,现在只能卖到4千余元,出售的50头奶牛平均价格只有3.5至4千元,比原来销售价格减少近1倍。随着奶制品市场的反弹,饲养奶牛的收益将会越来越好,但部分奶农已将奶牛出售,后备资源明显不足,是必影响长远收益。
(二)收购环节管理混乱,农民售奶积极性不高
一是对奶农销售鲜奶检验缺少监督机制,同一时间生产的鲜奶,同时出售,检验时有的达到收购标准,有的却达不到收购标准而被拒收。特别是在夏季,不达标的鲜奶很快就会变质,奶农只能忍痛将几十斤的鲜奶倒掉,严重挫伤了奶农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奶资兑现不及时,一般情况下要拖后2至3个月。爱辉区龙丹百岁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至今还没有兑现奶农7月、8月份奶资;三是因奶资不能及时兑现,奶农购买饲料时缺少现金,只能到乳品企业开办的饲料商店购买饲料,以奶资折算购买饲料钱,以缓解饲养资金紧张问题。
(三)消费者信心不足,市场需求仍不旺盛
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三聚氢胺的概念深入人心,部分消费者谈奶色变,对原奶和所有奶制品的质量一直心存疑虑,心理上抵制奶制品的阴影还没有,多数群众仍然使用替代品来消费。
(四)奶农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到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政策性奶牛保险是党中央、为奶农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和确保养殖收益的一项惠民举措,每头奶牛年保险费用为300元,国家、省等各级政府承担210元,奶农自己只需承担90元。虽然政府对保险金给予大量的补贴,但黑河市大部分奶农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不愿意花钱办理保险。截止10月末,全市参加保险的奶牛只有2514头,参保率仅为4.2%。另外有些县(市)财政局存在部分补贴未到位的情况,影响了奶农投保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