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充足 成就“舌尖上”

2017-10-305888.TV 食品协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百姓关注的“米袋子”、“菜篮子”呈现出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的形势。从城市商场到乡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鱼肉水灵新鲜、副食零食令人目不暇接——人从“有啥吃啥”变为“吃啥有啥”。粮丰天下安。连年丰收,农产品充足供应的“三农向好”之势,夯实了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过程中“全局主动”的信心和基石。

●粮稳民安:

农产品供应能力迈上新台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有专家做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如果把13.6亿多张嘴合在一起,有超过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每天需要吃进40万吨的食物。因此,对拥有13亿人口的来说,粮食既是生活物资,更是战略物资。

农业丰收,粮食保障是“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财政和全社会的投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和亿万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积极性,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十一五”较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

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1.2万亿斤,高点爬坡,来之不易。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已连续12年增产,长时期连续增产,不仅在历史上罕见,世界上也罕见。作为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的大国,创造了让世人赞叹的奇迹。

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50公斤,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有效满足了消费需求,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值得一提的还不止是粮食。

“世界上三条鱼就有两条是养的,两个苹果就有一个是产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目前,我国人均占有880斤粮、130斤肉、1100斤菜、60斤牛奶、40斤禽蛋和94斤水产品,除去牛奶,以上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我国生产出了561万吨棉花、3547万吨油料、12529万吨食糖、8625万吨肉类、2999万吨禽蛋、3755万吨牛奶和6690万吨水产品,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

●提质增效:

“舌尖上的”上升到新高度

当短缺经济离人们的记忆越来越远,老百姓对农产品供应的要求,从“吃得饱”转向了“吃得好”。农业发展开始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向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农产品供应的目标也由“供得多”转向“供得好、供得”转变。

2009年,农业工作会议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事件”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之一。6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始终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趋势。根据农业部例行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为96.1%、99.4%和95.5%,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3.0、0.3和4.2个百分点。

如今,无论是瓜果蔬菜还是牛羊禽蛋,在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之前,都在供应链上经历着一道道严格的考验。覆盖31个省(区、市)152个大中城市,监测94种指标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基本上涵盖了主要城市、产区和品种、参数。可能危及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共性问题和可能存在的行业“潜规则”被一一挡在门外。

围绕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集中组织开展的农资打假行动,让不符合生产规范的剧毒农药在农资市场上彻底消失。在江苏省泗洪县,蟹农何广义养殖的螃蟹随便捞出一只拿去检测都能符合严格的药残剂量标准,“全程生态养殖,在我们镇上想买个蟹药都难。”

“三品一标”农产品越来越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截至2015年底,已认定的“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10.7万个,产品总量占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40%以上,覆盖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

2015年,“史上严”的《食品法》出台,给“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筑起了一道法律防火墙,一项2015年餐饮消费调查显示,“卫生”这一指标从消费者关注的第二位下降到第四位,比重仅为上年的1/3,消费者对食品更有信心了。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