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湖北省科协、食用菌协会领导来到随州市曾都区新四军第五师诞生地洛阳镇,组织会员为老区受灾菇农募捐。
下午3点募捐开始, 省科协捐赠1万元,省食用菌协会会长边银丙捐赠了5000元,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捐赠200袋猴头菇菌种,随后会员们勇跃捐款。
来自山东菌种机械制造企业的马总激动地说: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作为业内人士,我有责任帮扶受灾菇农。”并现场捐款1万元。
曾都区菌棒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家刘钢锋当场宣布“我为灾区菇农捐赠价值10万元的菌棒加工设备一套。”
“我愿意出资200万元,帮助菇农垫付重建大棚资金。”千年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迪现场也表示。
这次募捐对接救灾共募集到善款54300元,价值10万元的菌棒加工设备一套。
随着爱心企业家的现场捐献,受灾菇农脸上的阴霾在逐渐消散。菇农孙宗涛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说:“感谢各位的帮助!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们的情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洛阳镇党委副书记骆安国说,“我们要将此次灾后重建,作为香菇基地转型升级的契机,以高起点、高标准将新基地打造成标准化、现代化的香菇种植示范、华农大教学研实践基地,助推我镇香菇种植业提档升级,以此回报各级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厚爱。”
7月20日,洛阳镇遭受强降雨侵袭,24小时内降雨量达496毫米。位于该镇的九口堰富民蘑菇技术协会积水达3米多,28户菇农受损。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了技术协会120个钢构大棚,损毁120余万袋香菇菌棒,600余亩的大棚基地被洗劫一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全镇800万袋香菇遭洪水浸泡,450万袋香菇被洪水卷走,多数受灾菇农遭遇倾家荡产的危机。
灾情发生后,省科协、省食用协会会长、华农大教授边银丙等领导,曾于8月8日率队,到因水灾损失严重的随州市曾都区老区洛阳镇九口堰富民磨菇技术协会、华农大科研教学基地指导菇农生产自救。
靠发展种菇十几年致富的蔡艳安,被洪水冲走了8个钢构大棚和8万多香菇袋料,损失80多万元。边会长拉着这位老朋友的手深情地说,过去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牺牲和奉献,今天遭洪水灾害,你们受苦了。我将竭尽全力帮你们渡过难关,一是自己捐赠5000元表心意;二是发动相关部门募捐;三是到基地办培训班;四是组织相关食用菌协会进行资源对接帮扶;五是争取保险公司为菇农保险,解决后顾之忧。蔡艳安听后激动地说,洪水无情人有情,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厚爱,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熖山,我们有信心迅速备料恢复生产,把洪灾损失夺回来。
边会长听说6组王友的3.8万香菇袋料被洪水淹过,执意步行赶到现场,他通过摸袋料、闻味道、看菌丝确诊病因,开出。即: 立即清洗袋料上的泥浆、清勾排出棚内渍水、撒生石灰、掀开棚脚通风透气、力争把损失降到。王友说,我原准备当废料扔掉的,照你这么一说,我的香菇袋料有救了。
省科协、省食用菌协会关爱老区受灾群众,为老区干部群众提振了战胜灾害的信心,大家一致表示,不负众望,自力更生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