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食品标准打架 百姓消费信谁?

2017-11-045888.TV 食品协会

“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福寿螺致病事件”……去年以来频频发生的食品事件让老百姓对餐桌深感忧心。

人大代表认为,近年我国食品事件频发,固然与市场监管不力有关,但各类食品标准不一、标准滞后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这直

接导致企业无所适从、执法监管陷入尴尬,终影响的是消费者。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协调建立统一的食品标准体系,修正滞后的标准,以保障餐桌。

同一食品 两套标准

近年因食品标准不同引发矛盾的事屡见不鲜。典型的例子就是此前发生在沈阳的“毒黄花菜”事件。按照卫生部关于干菜类食品的卫生标准,黄花菜的含硫量不能超过0.035毫克/千克。但是,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脱水蔬菜标准》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卫生指标是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两个政府部门对黄花菜含硫量数值的规定相差两千多倍。

沈阳市卫生部门当时根据卫生部的标准对市场上的黄花菜进行了查处,随后“毒黄花菜”事件波及多个地方,造成黄花菜农和生产厂商们叫苦不迭,损失惨重。后来在国家多个部门重视下,黄花菜的含硫量标准才得以统一。

人大代表胡长林说,同一食品,两套标准,这一事例暴露出我国食品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胡长林代表是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据他介绍,我国现有的食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虽然我国现已制定和发布国家标准1000余项、行业标准1000余项,但食品标准实施状况较差,一些强制标准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在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各个部门制定的食品标准产生交叉重复,有的还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人大代表胡丹说。

标准“政出多门” 监管无所适从

目前对食品负有监管权的涉及卫生、质检、农业、检验检疫、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胡丹代表说,在“政出多门”的监督管理体制下,同一食品出现不同标准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据了解,我国的食品标准机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尽管它名义上是授权“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但是它只是国家质检总局管理下的一个事业单位。而农业部、卫生部的某些食品行业标准,尽管从原则上说低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但因农业部、卫生部自身的部级单位性质,其制定的标准也带有别的性质。

同时,一些现行的食品法规已经严重落后于标准和现实需要。据专家介绍,《食品卫生法》中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等45种食品中的残留量作出规定,包括291个指标;而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人大代表阎鑫元说:“标准滞后为食品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胡长林代表说,食品标准不同、标准滞后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生产无所适从、政府执法监管陷入尴尬。

代表呼吁:统一标准 杜绝各自为政

“部门食品标准打架,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胡丹代表认为,加强食品监管,必须重视解决我国食品监管标准不一、标准滞后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食品,必须有健全完善的食品标准。

胡长林代表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标准体系。他指出,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其他食品监管部门、专家、生产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意见,以标准的可信性、可行性。

阎鑫元代表指出,制定食品标准体系,要杜绝各个执法部门各自为政。他建议协调涉及食品监管的部门,对现有的食品标准进行清理,修正完善,以避免出现标准交叉、重复和矛盾的现象。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