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化融合发展形势展望

2018-01-255888.TV 食品协会

2015年,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由理念走向实践,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愈加频繁,制造业正借势跨境电商征战***。展望2016年,智能制造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制造业线上线下(O2O)将进一步深度融合,工业软件将加速云化,工业大数据为制造业带来的价值将日益凸显,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将日益加速,跨境电商将成为制造业拓展***市场的重要通道。然而,在两化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如何破除阻碍制造业O2O发展瓶颈,如何培育一批过硬的工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如何客观衡量制造服务业发展态势,如何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2016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智能制造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5年,政府和企业联合发力,推动智能制造进入发展快车道。相继印发《制造2025》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指出了“互联网+”协同制造等11个重点行动领域。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批准实施了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开启了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篇章。天津、广东等地纷纷出台智能制造配套政策,加大智能制造推动力度。智能制造正成为行业发展热点。格力集团、长虹电器、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面向智能家居、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积极抢占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入口。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普及加速。青岛3D打印研究院、武汉金运激光公司等机构推出3D在线打印平台,将客户需求、设计师、制作工厂、物流配送等资源汇聚撮合,实现了创意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工业机器人正从汽车、电子、金属制品、橡胶等行业向纺织、物流、国防军工、食品、原材料等领域加速渗透。智能工厂逐步成为制造企业标配。四川长虹、九江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多家企业启动建设智能工厂,其中,青岛海尔的沈阳冰箱互联工厂成为家电行业智能互联工厂。2016年,智能制造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视觉等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将愈加活跃,智能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装备和产品普及率将大幅跃升,一大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在市场逐鹿中脱颖而出。

(二)制造业线上线下融合成大势所趋

当前,线上和线下融合正由零售、酒店、餐饮等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加速渗透,一大批制造企业通过O2O模式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探索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宝马搭建了汽车众创设计平台,并在德国开设了客户创新实验室,使众多分散的消费者与宝马汽车的设计者、生产者实现广泛、实时、频繁的交流互动,激发了社会群体的创新潜力,有效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青岛红领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定制平台,逆向整合服装设计和生产要素,形成了协同、全员在线、实时同步、数据驱动的服装智能定制模式,实现了从C2M的全产业链协同设计制造和从M2C的一站直式营销,平均每天完成2000-2700件定制西装的生产,原材料库存减少了80%,生产周期缩短了40%。红豆集团建设了基于互联网的纺织材料交易中心、面料馆、红豆商城交易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提供信息、交易、交割等服务,形成了为智能设备厂商做配套、为传统企业做行业应用的B2B2C融合平台,促进服装纺织产业链企业和个人客户参与,截止2015年6月,该平台注册企业2800多家,交易企业近400家,交易额达84.76亿元。洋河酒厂推出白酒行业的线上营销线下经营O2O模式的“洋河1号”配送酒行,满足了消费者线下场景购酒便利性的需求,成为白酒行业O2O模式的先行者和领航者。2016年,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入和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顺应O2O融合大势,以线上线下双向转化为抓手,整合线上线下两种资源优势,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远程诊断、质量监测、在线维护等新业务,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三)工业软件“云化”将成主流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应用,云存储、云同步、云备份逐渐普及,软件行业“云化”之势悄然开启,工业软件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传统工业软件企业纷纷启动“云化”转型。数码大方推出“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将软件和信息资源部署在云端,使用者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软件服务,同时,使用者可通过云端分享“他人”的案例、库、标准、手册以及经验等,也可将自己的成果提供到云端,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复用,目前使用企业已达3万家。宝信软件依托“上海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汇集了汽车、民用航空、钢铁等领域上百类制造资源,为企业提供云设计、云仿真、云制造等软件服务。用友加快互联网化步伐,将ERP等传统信息化软件搬上云端,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一些初创企业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创新推出工业软件云服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研发和孵化机构——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工业软件云,联合软通动力、IBM、CAXA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北京“云链”工业SaaS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多款国内外工业设计、仿真软件,为中小工业企业提供软件租用服务,改变了传统购买套装软件的使用模式,降低了企业使用软件的成本。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云链”工业SaaS云平台已经为200多家中小企业、科研院所提供相应的云服务。2016年,将有更多工业软件企业加速“云端”部署,工业软件将从套装模式向云化模式转变,工业软件云服务将凭借成本和资源优势成为中小工业企业使用软件的主流模式。

(四)工业大数据商业价值日益显现

工业大数据应用正由企业单一营销环节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蔓延扩散,成为驱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海尔推出SCRM会员大数据平台,建立了“look-alike”模型,将用户社区数据、邮政地址数据、杂志机构客户数据相匹配比对,实现了营销信息的精准投放。宝洁公司凭借百度提供的用户体验行为数据分析报告,准确定位消费者行为偏好,确保了营销策略的精准有效。福特在研发设计阶段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消费者数据分析了解用户使用习惯,使汽车功能设计更加贴合消费者需求。远大集团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空调机组数据进行远程实时采集分析,实现了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动态感知和故障实时诊断排查。三一重工集团计划依托互联网在线诊断云平台,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机械装备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加工设备状态信息,为制定设备监测和维修方案提供决策支撑。红领集团基于RCMTM大数据平台,面向提供高级服装定制服务,实现了2015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200%的经营业绩。上海电力公司借助IBM公司的智能停电计划方案,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设备可用系数提高至99.8958%,企业售电量及年产值增加0.65%。飞鹤乳业联合IBM、汉端科技,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全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实现了对产品的全程追溯管理。2016年,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落地实施,社会各界将会掀起工业大数据应用热潮,大量的工业企业将认识到工业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探索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工业数据价值,打造数据驱动型企业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