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果品流通协会、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委、县共同主办的沿河“沙子空心李”品牌推介会暨“空心李之乡”授牌仪式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孙家村拉开帷幕。

果品流通协会、贵州省农委经作处、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领导,及沿河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活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各生产合作社和电商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央及地方多家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采访。
沿河沙子空心李因其成熟时果核与果肉自然分裂而得名,因其果肉脆嫩、汁多爽口、清香浓甜,先后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农业厅和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园艺学会李杏分会授予“优质李金奖”。
沿河县以打造“武陵山农特产品基地县”为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发展地方特色精品水果。截至2016年3月,该县建成沙子空心李基地7.35万亩,其中投产果园4.8万亩,覆盖沙子、中界等11个乡镇、街道,带动189个村19.6万人脱贫致富。其中,沙子街道和中界镇为“沙子空心李”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区,被列入“贵州省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空心李之乡这块含金量很高的牌子对沿河推动空心李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沿河县县长何支刚说,为进一步提升“沙子空心李”特色品牌对外度,促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该县重点培育市场、经营企业和营销平台,探索“特色品牌+电商”新型产业扶贫路径。目前,该县已有经营空心李企业及农民合作社21个、电商3家、农村淘宝店57家,每年电商销售量10万斤左右,产业带动就业达6万人。
目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现已将空心李产业发展纳入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战略性主导产业,预计到2020年,该县将建成空心李基地10万亩,实现投产面积8万亩、年产量6.8万吨、年产值8.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