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质量仍得到公众认可

2012-06-065888.TV 食品协会
    国内奶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呢?其中有一部分是国产奶粉质量得不到信任,导致“洋奶粉”有机可趁,把持市场。
    一罐有机婴幼儿奶粉,德国特福芬官网售价为9.95欧元(约合人民币80.6元),但进口到我国后售价则超过300元。近期有关“国内部分高端洋奶粉贵”的讨论,再次将价格居高不下的“洋奶粉”置于舆论浪尖。
    笔者采访发现,经过几轮涨价潮,目前国内“洋奶粉”均价已普遍从200元迈上了300元的大关。国内家庭在招“价”不住的同时,却仍然对洋奶粉情有独钟。“造成进口奶粉走俏的原因很多,如质量、口味、生产成本及宣传等,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奶制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其信誉度下降。”日前,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王桂月表示。
    增值原因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润发超市采访中发现,婴幼儿奶粉柜台前,雀巢、惠氏等品牌与伊利、完达山等国产品牌均有售,但类似的产品,进口品牌的价格相较国产品牌高出确实不少。“顾客对进口奶粉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其销量也明显高于国产奶粉。”大润发一名销售人员介绍说。
    近期,雀巢、美赞臣等乳业巨头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奶粉产品价格再次提高。据了解,这是继去年底惠氏、美素等多个“洋奶粉”提价后,进口奶粉在3年内第四次调价,年均涨幅已达15.5%。
    让人不解的是,“洋奶粉”在其原产地的售价却不高。如特福芬奶粉的德国官网价格仅为内地的1/4。
    “奶粉进口后,需要支付进口费用、物流费用、经销商费用、终端门店费用、宣传费用和人工费等,间接提升了进口奶粉的成本。此外,经销商抓住了消费者认可‘洋奶粉’的消费心理,所以不断提价。”王桂月表示。
    品质掣肘
    相较“洋奶粉”的火暴,国产奶粉的清冷发人深省。
    “我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一直喝的都是进口奶粉,我们并非不支持民族品牌,只是国产牛奶时常曝出质量问题,我们很难放心其质量。”济南市民李宇飞的一席话颇有代表性。
    《2009年至2012年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
    以国内婴幼儿基本营养食品生产龙头企业贝因美(002570)为例,这家曾自封为“内地干净的奶粉”的生产商,近年来频频被曝奶粉现活虫、存在杂质、不溶解、致宝宝“全身起红疹”等质量问题。今年4月,便被曝出山东省一家长发现贝因美桶装奶粉中有条约一厘米长的虫子,身上还粘连了一串絮状物。
    国产品牌的集体沦落与消费需求、食品意识的不断提升,成为“洋奶粉”价格攀升的助推剂。在高价位下依然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恐怕国外企业也很难有降价的可能。
    国产品牌遭“围攻”
    随着“洋奶粉”的“大举进攻”,国产品牌的压力则越来越大。
    中投顾问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奶粉市场上,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的占比分别为16.76%、12.06%、10.58%、7.29%和4.72%。对此,王桂月表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内奶粉行业进入相对混乱的调整期,国内市场的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外资乳业开始对我国奶业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渗透,形成环伺之势。
    “从原料到市场价格,国产奶粉受‘洋奶粉’的双重挤压,这也是乳业巨头牢牢掌握我国市场占有率和定价权的结果。在现有状况下,国内品牌中高端产品短期内还难以翻身。”王桂月表示。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