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也出问题 进口不等于高质量

2012-07-195888.TV 食品协会
    这个月,制药巨头接连出事。葛兰素史克的“欺诈门”首当其冲,因未经美国食品管理局(FDA)批准就非法销售和推广两种处方药帕罗西汀和安非他酮,包括未经核准就用于儿童郁抑症等疾病,以及未向FDA报告已经退市的畅销的糖尿病口服药文迪雅的临床数据,葛兰素史克以支付30亿美元的代价和解相关案件。过了不到十天,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制药又陷入“隐瞒门”,英国媒体爆出,罗氏因隐瞒1.5万例致死和6.5万例不良反应报告被英国监管部门紧急调查,涉及肿瘤等方面的8款药品,据欧洲药监局披露,共计8万份被隐瞒的死亡或不良反应报告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
    上述涉事药品有一半以上在有销售,比如葛兰素史克的帕罗西汀和文迪雅,罗氏的阿瓦斯汀、赫赛汀、特罗凯、美罗华、派罗欣。而在面对媒体询问时,两家企业均以该事件与市场无关、不涉及在华药品诸如此类的话语回应。
    近年来,几次主要的药品召回事件,包括西布曲明制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文迪雅等,几乎都由其他国家和地区药监部门首先发难,或者国内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致死事件之后,相关部门后续跟进召回。这个月发生的两制药巨头事件也存在类似问题。
    一直以来公众的意识是,进口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确实,和国内药厂多为生产仿制药不同,跨国制药巨头出品的药不少是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经过长期试验验证的专利药,还得到严格的审批机构FDA的批准。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就算是严苛的FDA也不能确保经他们批准的药品就是万无一失的,即便是实力过硬的药企也难他们的药品不会出一点问题。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应对发生的问题,以及将发生问题的几率降到。
    不过正应了那句俗语,“人为财死”,金钱面前,总有人铤而走险,这些药企出品的专利药背后往往是数以千万甚至数亿资金以及数十年的投入,一旦因副作用、质量监控或其他问题而导致产品被召回或被限制使用,企业的损失相当。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而罔顾人身问题。外资药质量信用神话也有破灭之时,作为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药品问题,我们不应盲目认为外企药就一定好,贵的药就一定管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