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市农业局主办,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市农业绿色食品办公室承办、我中心支持的2018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暨北京鸭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布会在北京中奥马哥波罗大酒店举办。

此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倡导创新文化,尊重知识产权”。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平副主任就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一农业知识产权在发布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多样,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和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目前,在农业农村部备案的农牧渔特色资源6839个,已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达237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特性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北京鸭”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它是北京的一个着名家禽良种,同时又是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高,不仅要吃得饱、吃得,更要吃的营养、吃出特色、吃出文化。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刘平副主任对“北京鸭”的发展还提出了几点希望。一要更加注重保持产品质量。独特的品质是地标农产品的魂,要树立精品意识,要保持品种的形态学特征,要保持饲料配方、养殖方法、鸭肉技术参数的稳定。持证单位要建立一套“北京鸭”的生产技术规范,还要监督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授权使用标志的企业要强化质量管控。二要规范地理标志授权使用。地标产品生产规模要控制好,不是越大越好,一定要保真、正宗。三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特点是独占性,要标志授权使用的规范性,可先授权1-2个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及产品的可追溯。要敢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地标产品的真实性。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局标准处董洪岩处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孙志永处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