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健食品认清以下几种陷阱

2012-08-165888.TV 食品协会
    上半年,消费者购买药品、保健食品后的投诉量持续上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大家如何识别药品、保健食品,认清保健食品购买陷阱。  
    当前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包括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两类食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批准文号,并在外包装上印有小蓝帽标识的,才是真正的保健食品。  
    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识别保健食品与药品简单的办法是,在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其中卫食健字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保健品批号,格式是卫食健字(年号)第××××号。另一种是进口的保健品批号,格式是卫食健进字(年号)第××××号。  
    “许多受骗的市民都是看到电视和广播的夸大、虚假宣传后,才误将保健食品当成药品购买回来,由于是通过邮购直销等渠道购买的,渠道不正规,发现问题时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药监局工作人员说,市民在购买此类产品时,一定要认清自己购买的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并在有资质的药店或医药公司购买,索要票据,以便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为帮大家认识各种骗局,药监局列出以下8种保健食品购买陷阱。请市民在购买时认真甄别、谨防上当。   
    1.不法商家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
    2.打着高科技的“幌子”上门推销,此时,消费者往往不能辨别真伪,事后既没发票又找不到店铺,无法维权;
    3.打着“名医会诊”旗号,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购买、服用保健品;
    4.通过“免费旅游”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过意不去后购买产品;
    5.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在酒店冒充“专家讲座”,讲述某保健品功效如何神奇;
    6.采取“会员制”哄骗消费者购买保健品;
    7.在商场门口设立“免费抽奖”等促销手段,雇“托儿”在旁边现身说法,诱骗消费者跟风购买,也是保健食品购买的陷阱之一;一种就是利用消费者渴望亲情心理,经常嘘寒问暖,熟悉之后软磨硬泡让消费者上当。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