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壶有真趣,品茗可修身。紫砂壶是有生命的艺术,就像自家小女孩一样,看着一天比一天漂亮,而收藏的紫砂壶价值不断提升也使其有了一种成就感。
2015年12月13日,由深圳市茶叶流通协会义工队携手龙岗区义工联组织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第二期顺利开课。30余位学员再次共聚一堂,在培训老师陈锴瀚老师及特邀紫砂壶专家蒋总的带领下领略了紫砂壶的风采文化。
开课前,协会工作人员与学员们先进行了一轮交流式自我介绍,彼此间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
课,由陈锴瀚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对紫砂壶的发展史及开壶、养护知识。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我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正道紫砂有限公司董事长:宜兴紫砂收藏鉴赏委员会的专家蒋永年,蒋总为学员们揭开了紫砂壶神秘的面纱。
发源地:宜兴
创始人:明朝的供春
出现历史:2400多年
紫砂壶是一种传统品茗工具,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壶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因紫砂壶吸色吸味的特点,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