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情境来探讨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文化的关系,以及茶生活今后的走向,想必对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议题。

我谨代表茶促会,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大家以实际行动一如既往的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15年来茶产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茶产业增长强劲,但是繁荣与虚荣并重,挑战与机会并存。在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茶行业要真正与消费者的诉求同步,还是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此次茶促会邀请资深媒体人与创意人,与各位理事汇聚一堂,共同讨论茶行业在生存与发展这一十字路口的抉择与方向,探索如何透过创意生活来推动茶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共建真正健康的大众茶生活体验。
源远流长的文化一直在促使茶风行千年,雅俗共赏。无传统则不现代,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我们一直在寻找平衡力的茶之道,在每个时代,茶文化也永远存在其当代性的永恒命题,需要不断与当下社会进程中大众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想高度进行更深层次的联结和表达。
当下不论是茶艺表演还是传统文人茶抑或速溶茶膏、茶包,似乎都不能完整的展现茶的魅力,因而大家共同看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人迟迟没有喝上那一杯茶,而是每天抱着糖水罐子或碳酸饮料。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尊重并接受这些生活现实,借助各种创意来营造更好的茶体验、茶消费,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用“青春语法”贴近新消费者群体,在创意的碰撞中茶文化的当代性,丈量茶和实际生活的距离并真实地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出口,和年轻的消费者站在一起,共创茶文化的未来。
一直以来茶行业的发展并不与其它行业保持同步快速创新向前,照顾到生产质量和市场推广实属不易,面对大环境的变化和潮流的更迭,守住传统的工艺精神也不轻松。
但是未来已来,每天的生活可以说都在发生极速的变化,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微商务的拓展甚至现在是物联网时代,从3d打印技术的发生到这两天大家热谈的工业4.0,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被工业技术的发展解构并重构着。
今天,我们提出“文化为魂,创意为核、生活为本”,如何将弥足珍稀的传统文化在创意的内核中玩出新时代的花样,让茶款款走进生活,成为普罗大众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正如潮汕工夫茶这一广东茶名片被誉为古代茶文化的活化石一样,它启示着我们,茶终,是因生活才能够长期存在的,只有文化,没有生活,茶只会变成挂在墙上的一副画,没有创意,所谓的茶文化、茶生活也只是我们对消费者的单相思与一厢情愿,所以“以创意为核”的背后其实是十分深刻的“以消费者为中心与核心”的基本商业准则。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非没有兴趣喝茶,而是对“谈茶必言道”的高深望而却步了。又因缺乏科学统一的品饮体系的指导,茶这一片难懂的叶子,成为了普通人心目中的迷。茶作为体验经济的鼻祖,如何历久而弥新,还请各位嘉宾建言献策,共襄盛举!
今天,是很重要的一天,十五年前,我们的创会会长邬梦兆先生促成创办共建了今天的茶文化博览会,我希望,今天这个首届茶文化创意产业思辨会,也能再现寻味十五年前的那个辉煌时刻,和各位理事同仁、创意大师一起,开创广东乃至茶文化的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