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茶山源头,切身体会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真谛,已成为茶人的必修课。4月28日至30日,2017·贵州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遵义市湄潭县隆重举行。本届茶博会以“醉美茶香·养生天堂”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茶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美、英、澳、法、德、新加坡等国的茶企代表及涉茶外宾2500多人参会,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应邀组团出席了本次茶界盛会。

徜徉 茶海
4月的贵州,春雨淅淅沥沥,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终于在雨水和阳光的滋润下萌动生长。作为的名茶之乡,此时的湄潭到处是芝兰之气、茶香四溢。可别小瞧了湄潭,这里是贵州高原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湿润多雨,山岭起伏,盛产高品质茶叶,的数湄潭翠芽和遵义红。湄潭永兴茶海更是世界上连片面积的茶园。
美好 茶途
回首这三日,如梦似幻。云贵山千米海拨,云山雾绕,仙气十足,行走于山间茶田,感受产茶宝地的地灵人杰。密林深处,象山逶迄,黛青色里间桃红粉白似丹青,到阳春白雪,观摩潭翠芽茶非遗制作过程,参观茶史陈列馆,回到过去,体会湄潭茶叶发展历程。深入琦福苑品遵义红,与茶农闲话家常,听他们脱贫致富后满当当的幸福感悟;桃花江畔农家美食,返璞归真,梦想回归原始生活状态;西部茶海蔚为壮观,令人沉醉不识归途,登观海楼荡涤心灵,感受浩瀚天地之中的迢迢大道的洗礼……
探寻 茶史
没想到,比茶更牛掰的是,抗战期间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率领师生迁到了湄潭,并在湄潭度过了七年时光,这七年,是浙江大学发展的快时期。至少有50多位后来的院士或大学者曾在湄潭读书或工作,像李振道、王滏昌、谭其襄、苏步青等均在其中,着名的李约瑟把这所流亡的大学称为东方剑桥。带着感动与敬仰,我们在湄潭寻找民国先生的足迹。文庙,茶场,万寿宫,西来奄·······我们想努力靠近那些消失的前贤。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湄潭茶叶芬芳,醇香九州,扬名立万,何其幸哉!
你好 湄潭
依依不舍中踏上了归途。匆忙的三日行程,还远远无法深切感悟到湄潭之美,却要挥手说再见。此次的遗憾,未尝不是在督促着下一次踏上茶途,填补这缺失的空白。茶人都有一个梦想,从对茶的期望,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茶人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企盼着有朝一日,与茶友分享那一缕纯正的茶香。回到广州,急切邀约同好分享,用带回的湄江好水,泡一道湄潭翠芽,任那股醇香四溢无限满足之余,道一声“湄潭,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