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乳品时间还是不绝于耳,这种问题不间断的削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的信心。对此伊利集团为了能重新挽救市场信誉,特邀中新社记者日前获邀参观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现场,团,4小时现场体验其牛奶生产的全过程。
记者探访从早晨5时30分开始:在伊利敕勒川奶牛养殖基地,饲养员开始为奶牛投放精心搭配的营养早餐。
饲养员段俊峰介绍说,从小牛出生开就戴上了电子耳环。耳环会记录奶牛每一天的成长情况,包括健康状况、膳食比例、每日挤奶量等信息。这些信息将为奶牛营养配餐提供参考,以每餐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3%,其中粗饲料来自于自建草原牧场,精饲料来自于自建饲料加工厂。
段俊峰在喂食前,先将饲料放入搅拌车进行切割、搅拌、混合均匀。他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奶牛挑食,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
6时整,奶牛一边听着轻音乐,一边排队准备挤奶。
挤奶前,工作人员先用药浴液清洗奶牛乳房,然后用纸巾擦拭干净,先挤出少量奶进行检测化验。检测合格的奶牛才能进行自动化挤奶。挤奶后,再次对奶牛乳房进行药浴液清洗。
整个挤奶大厅中,关键位置均安装24小时监控摄像头。
6时40分,经过统一清洗、的运奶车就位。
7时30分,运奶车全封闭灌装完毕,逐辆出发,驶向距离牧场近的液态奶加工工厂。
运奶过程中,由于道路维修,运奶车停车5分钟,信息部监控员立即来电,询问司机停车缘由。
司机赵师傅介绍说,伊利总部通过源奶物流运输管控平台,对三个区域内的29个奶源地区所有的奶源车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每辆运奶车的进奶口和出奶口都安装有摄像头,每10秒钟抓拍一张画面,实时回传总部。奶车停车3分钟以上,监控人员就会询问停车原因。
“管理越来越严格了,如果不按规定的路线行驶,或中途非正常停车,都会被调查,我们真的很紧张。”赵师傅说。
8时10分,运奶车到达目的地,化验员赵秀敏立即对运来的牛奶进行取样化验。
她说,源奶运输到工厂后,都要经过过泵、采样、检验等标准程序,检验合格后才能收到奶仓,不合格的退回奶源事业部进行处理,一套完整的检验过程需要50分钟。使用各种设备,在30分钟内就可检测出三聚氰胺、及农药残留等检测数据。
伊利方面表示,在源奶环节完成的各项检验检测指标为117项,成品检测累计达到899项。在检测的项目数量和标准方面都严于国家标准。
9时许,源奶进入生产线,开始生产成品。成品还需再经过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被允许进入市场。
该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在市场上,消费者随意打开一盒牛奶,从奶盒上的条形码,就可以追溯查出这批牛奶是什么时候出厂,来自哪条生产线,甚至来自哪个奶站。
伊利方面还表示,为避免“谣传”、“误传”,其加强了和公众互动。任何一位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到伊利生产车间“工业旅游”,目睹成品奶制作过程,也可通过开放的“数字平台”,网上观摩制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