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中俄“万里茶道”走进武当暨首届武当道茶博览会在世纪百强武当雅阁大酒店开幕,农业部处长封槐松、俄罗斯农业部官员阿列克赛·阿列克赛柯、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执行副会长黄竟仪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活动由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湖北省农业厅、十堰市主办,十堰市农业局、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武当道茶集团、十堰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本次活动以“走万里茶道,品武当道茶”为主题,旨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构筑中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长廊,宣传推介武当道茶文化和系列产品,强力推进“文化名茶”挺进俄罗斯,走向全世界,让世界人民分享茶的上乘内在品质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茶成为“一带一路”的文明使者,为国家“一路一带”建设贡献力量。
世界茶叶起源于,茶叶起源于鄂西北山地。世界部茶叶专著《茶经》记载:包括十堰在内的秦巴武当山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重要产区;唐代鄂西北山区竹溪梅子贡生产的道茶被朝廷列为贡品;明朝以后,武当道茶即为贡品为独自享用。武当道茶的独特和尊贵可见一般,它也因此和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并列为四大特色名茶。
17世纪初,秦巴武当山区一带的茶叶,一路顺汉江而下,汇于襄阳,然后入河南,北上至内蒙,由中俄“万里茶道”进入俄罗斯;一路由十堰郧阳码头或均州码头溯江而上,运往陕西,然后由陆路翻越秦岭至西安,西上至甘肃、新疆,走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十堰因此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70万亩,现有各类茶叶企业近300家,有机茶开发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通过欧盟有机茶认证,2014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近3000万斤,生产产值24.7亿多元,居全省,综合产值近70亿元。武当道茶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共有绿茶、乌龙茶、红茶、茶食品、茶工艺品、茶多酚等六大系列80多个产品,先后有60多个产品多次在国内农博会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