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廉广先,现年六十四岁,共产党员,沁水县龙港镇杏园社区廉沟村人,到今年养蜂已有三十五年,发展蜂群七十五箱。
我是从二十九岁时就开始学习养蜂的,当时我担任生产大队副主任。村里集体有一百余群蜂分两个人饲养,我是分管养蜂的领导,经常去看他们养蜂,也帮助摇蜜。我看到这个行业不错,所以就向他们学习蜂群的管理和饲养技术。那年荆条花刚结束时,我们沟里有外地放的两场蜂,天订好车准备走,可是晚上车因故未来,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开了巢门,没想到九时车来了,他们只好关巢门装车,结果出巢的很多蜂回不了箱。他走后,我们就放了两口蜂箱和巢脾,到了下午收了满满两箱蜂,共有十四脾。我找我村养蜂的看了一下,他们说能行,并给了我四个蜂王,把两箱分成四群,就这样我进入了养蜂的角色。后来靠自繁自育,逐年发展了十五群,这是和我村养蜂人的辅导帮助是分不开的。我经常同本村及外地放蜂的互相交谈,向他们请教,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术。
我从1981年开始就订了《养蜂》杂志开始自学,至今还在看《蜂业》、《蜜蜂杂志》及有关养蜂技术的书刊,再加上向行家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养蜂的知识渐渐增多,养蜂的技术逐步提高。
1978到1982年这五年里,我养蜂基本没有收入,主要是发展蜂群,也基本没有投入,就是做了一些蜂箱。到1982年底蜂群达到了三十群,从1983年开始有了收入,1985年以后每年增加十群蜂,采用了取浆、打蜜、售蜂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从多方面增加经济收入。还利用本县范围大、气温差和花季差的特点,在本县短途放蜂,一个花期先去城东采集,然后返家又能多打两次蜜。2000年,我又组织本村八户蜂农成立了养蜂合作社,每年集体到外地放蜂。2003年,沁水县成立了蜂业协会,我被选为副会长,兼任廉沟养蜂合作社理事长,我所经营的蜂场被评为国家体系标准化养殖示范户。
总之,我三十多年的养蜂经历,总结了不少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通过实践与学习,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技术,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收入,产生了社会效益,更感受到了蜜蜂王国里的乐趣,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养蜂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