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为了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帮助居民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品,保持健康平衡膳食。6月29日,北京营养师协会项目与会员发展部部长王丹丹为禄长街社区的居民带去食品营养标签知识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王老师询问大家是否了解营养标签,大部分社区居民反映对食品的营养标签并不是很熟悉。事实上,食品营养标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10月,卫生部公布了我国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该标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食品标签作为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基本载体,可以帮助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保持膳食营养平衡,是保持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的好帮手。
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三个部分,王老师还专门和社区老人们强调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科学性。
王老师教大家通过“五看”,学会认识食品营养标签,科学选择食品: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王老师和大家分享,在看保质期的同时,也要留意包装日期和生产日期,且包装日期不等于生产日期;
第二,现代的食品包装丰富多彩,但我们也要仔细看清楚食品的名称和类别,比如,优酸乳和酸奶不是同一种食物;
第三,配料表反映产品的原料构成,一般配料表是按照含量从高到低来排序,排在位的就是含量的原料,往后依次递减;
第四,营养成分表反映了食品的营养价值,社区居民们学会了根据蛋白质的含量鉴别乳饮料和乳制品;
第五,食品的特殊标识。特别是QS,代表食品质量市场准入认证。
,王老师用饮料、方便面、榨菜、膨化食品等常见预包装食品和社区老人们生动讲解如何计算从食品中摄入的能量、糖、盐和脂肪的水平。大家对一瓶饮料中的含糖量感到非常惊讶,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喝一瓶饮料就超过了膳食指南中指出的50克/天的添加糖限制量。此外,王老师用2g和6g的盐勺和大家介绍做饭时如何减盐,并提醒大家饮食中不要忽视“隐形的”糖、盐、油。
社区居民们表示王老师今天分享的食品营养标签知识非常受用,还建议北京营养师协会要在中小学校多多举办类似的讲座和活动,让中小学生也学习怎么看懂食品营养标签,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