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茶借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早已“播种”,成为世界人民感知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成为中外商旅往来、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媒介。当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对外开放进入崭新时代,也为茶以更大的步幅、更高的姿态走向世界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机遇。然而,机遇背后也有不容忽视的挑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茶叶出口20万吨、约8.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8%和3.27%;表面上看“量值齐升”,但均价同比下降了5.95%。专家指出,茶叶外贸“大而不强”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茶缺少叫得响的大品牌,没有了品牌附加值,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茶在世界贸易中沦落为初级农产品。
茶产业如何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历史机遇、闯出一条依靠品牌价值突围自强的化新路?12月17日召开的“新时代‘一带一路’闽商化之路峰会”为这一宏大问题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本次会议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故得名“鸟巢茶叙”。
以品质重塑茶品牌价值
专家指出,当前包括闽茶在内的整个民族茶产业一直缺少能够屹立于世界的品牌,不仅导致国内茶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茶产业提质升级动力匮乏,更导致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度、美誉度长期偏低,市场拓展艰难而缓慢。
工商联原副、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在会上做主旨发言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正向纵深推进,希望闽商在新时代里能有新姿态、新贡献、新作为,牢牢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认清茶产业现状,敢为人先、勇于担当,重塑茶品牌价值,将茶推向。
具有“爱拼才会赢”精神的闽籍茶商,同样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实。“提到葡萄酒,大家自然会想到法国红酒;说到茶,自然首推茶。但说到品牌呢?人们对可口可乐、罗曼尼康帝红酒可算是耳熟能详,而谈到茶却举不出具有代表性的化品牌。”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在会上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茶面临着化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是倡议落地的主体,茶要走向世界、进而树立起化品牌,企业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十多年探索,华祥苑布局八大茶庄园生态圈,严格按照庄园标准建设生态茶庄园,遍布安溪、武夷山、宁德、信阳、云南勐海等地,囊括了铁观音、武夷岩茶、红茶、普洱茶、绿茶、白茶等核心品类。庄园茶是源于庄园的茶,是按庄园标准制作出来的茶,我们的庄园标准体系涵盖八大部分,包括源头标准、生态环境标准、种植培育标准、研发标准、工艺标准、生产标准、口感标准、包装标准,经过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检测、流通可追溯四大品控体系,终形成‘庄园茶’,以确立茶的品质;在茶品包装上,以四克方罐的标准化包装简化饮茶流程,好品质、好工艺保留住茶的原汁原味,现代简约的包装着饮茶新风尚,这是华祥苑在打造品牌中所走的步,的品牌需要的品质作保障,所以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肖文华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华祥苑“打造品质”的独特实践,在企业随后展开的一系列茶文化推广活动中,收获颇丰:2010年,华祥苑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2015年7月,参加百年世博茶评选,荣获素有“茶界奥斯卡”之称的金骆驼奖;2016年,华祥苑庄园茶走进欧洲,成为德国福建商会指定推广用茶。